酷猫文学
一个酷酷的小说推荐网站

我都灭十国了,父皇你科举过了吗(李承乾)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我都灭十国了,父皇你科举过了吗》是最近正在热推中的一本历史脑洞小说,小说中的故事以李承乾为主线展开,目前已更新至第32章 让你选妃,没让你开后宫啊!,更新116632字,小说中的精彩故事吸引了大波读者朋友,这当然离不开“黑的蚂蚁”大大的功劳,感兴趣的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这本书又名《我都灭十国了,父皇你科举过了吗》。

一、作品简介

推荐一本网络作者黑的蚂蚁的新书《我都灭十国了,父皇你科举过了吗》,主角是李承乾。主要讲述了:城外一座巍峨壮观的山庄内。厅堂之中,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尽展豪族底蕴。环坐于檀木桌案周围的几个人,个个身着华服,气度非凡。若是有认识他们的人,便会知道,这几位正是五姓七望在长安的头面人物。他们有的面色……

我都灭十国了,父皇你科举过了吗小说免费阅读

二、书友评论

虽然剧情走向很好,谋略也精彩,但也是真的烦,一旦男主做点什么事,就叽叽歪歪,就反对,就生气,一而再再而三的打脸,也没学会闭嘴,就无语,就憋屈

我就说写的明明挺好的,为什么没多少人看看到最后
好家伙,一天一更呢?只有少数时候才一天两更,你这让人怎么看呀?
还不加更?!

这李世民也不读书啊,还天天和大臣开会

就这?我以为真互换啥都不管呢,结果全都是李世民排版。

不是作者,一天一章,你养生啊尬笑

三、作品赏析

城外一座巍峨壮观的山庄内。

厅堂之中,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尽展豪族底蕴。

环坐于檀木桌案周围的几个人,个个身着华服,气度非凡。

若是有认识他们的人,便会知道,这几位正是五姓七望在长安的头面人物。

他们有的面色沉稳,有的眉宇间流露出焦急与担忧。

众人喝着茶,聊着天,说的都是一些趣事。

一位年约二十余岁的青年,终于沉不住率先开口道:“各位叔伯,朝廷推出以工代赈的措施,还准备从外地调来粮食。”

“诸多中小粮商开始增加售卖粮食数量,一时之间粮价有回落趋势,若是外地粮食运来,价格必然还会再降!我等所储粮食,若是再不售出,怕是少赚不少啊!”

见他如此沉不住气,不少人都心中暗自摇头。

太原王家的这个后辈,还需要历练啊。

在他对面,郑家的头面人物,郑景奇笑容满面的说道:“云德,无需过于急躁。”

“市井小贩手中的粮米有限,待其售罄,粮价必会再次上涨。”

“至于那以工代赈、调集外地的粮食,呵呵。”

说到这里,他面露讥讽之色:“要知道,不管是所谓的以工代赈还是开仓放粮,都得有粮食才行。”

“现今全国粮食七成左右被咱们几家掌控。”

“现在数道之地旱灾肆虐,朝廷即便有心救灾,自身粮库早已捉襟见肘。”

“此前为抵御北境突厥,大批粮食已转运前线,纵使想要回援,也是力有未逮。”

坐在中年人旁边的崔永辉,跟着开口道:“不错!”

“外地粮食调来,粮价的确会下降。”

“更何况这些日子,粮价一直走高,那些贱民手中早就没有了余财。”

“届时,朝廷运来的粮食若被我们悉数吸纳,粮食卖多少钱,还不是咱们说的。”

王云德看着一脸得意的崔永辉,略显困惑道:“世伯,若那些贱民手中无财,即便我们囤积了所有粮食,又有何人来买呢?”

见他这个样子,崔永辉笑而不语。

他身边坐着的郑景奇微微摇头,心中暗叹自己这位内侄还是太过稚嫩,解释道:“贱民虽缺钱财,手中还有土地,大不了以地换粮。”

“朝廷推行以工代赈,粮食肯定不够,眼下朝廷财政窘迫,可以拿那些无主荒地作为补偿,换取我们的粮食支持。”

王云德闻听此言,豁然开朗,拍案叫绝:“原来如此,愚侄一直还以为我们所求的钱财呢。”

众人都是笑了笑,不少人都感慨,王家怎么推出这么一个人来。

就在这时,卢家的卢善德也随之起身,他年纪轻轻,却展现出超乎常人的成熟与决断:“世伯之言字字珠玑。”

“不过小侄以为,我们也应该加强对朝廷粮食库存及其运输线路的情报收集工作,唯有彻底摸清朝廷粮食储备的真实状况,我们的行动方能稳操胜券。”

众人听后,纷纷表示赞同。

……

临近于夜!

房玄龄等人在将工部之事处理完毕后,便直接前往了皇宫御书房。

御书房中。

房玄龄向李世民禀报完工部确定的工程后,魏征上前开口道:“陛下,还有一事。”

“哦?!”

李世民闻言,诧异的看向魏征道:“爱卿还有何事?”

魏征拱手讲述道:“回禀陛下,今天在工部接到了太子的手令,太子让工部调集矿盐,数量越多越好。”

李世民闻言一愣,疑惑道:“他调集这么多矿盐做什么?”

几人对视一眼,长孙无忌将众人的猜测说了出来:“臣等猜测,殿下制造火药需要矿盐,或者是以此掩人耳目。”

听到火药,李世民眼前一亮,饶有兴趣地说道:“说起这火药,朕倒是很想亲眼看看这火铳是如何打造出来的。”

“择日不如撞日,不如咱们现在去东宫瞧瞧?”

此话一出,众人瞬间来了兴趣。

要知道火炮他们都未曾赶上,只是变相的知晓了火炮的威力。

现如今,殿下准备暗中研造火铳。

他们自然也是想满足一下心中的好奇。

房玄龄等人目光相视,齐身拱手拜道:“臣等遵旨。”

……

是时!

因为皇宫和东宫紧挨着,并不算太远,不多时几人便来到了东宫。

在太监的引领下,几人来到了东宫的后花园。

才一进花园,他们就看到正在亭子中胡吃海喝的三人。

长孙无忌等人对视一眼,也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无奈和尴尬。

太子之前说这些小事他不做决定,要一心研究火铳,他们还觉得太子成熟了。

今天一看,这哪里是研究火铳,分明是研究烤肉!

李世民的脸色也阴沉下来,自己都还没吃饭呢,这小子倒是会享受!

“这就是你们说的太子在研究火铳?!”

李世民语气不善的看向长孙无忌等人质问道。

“咳咳!”

长孙无忌等人尴尬的干咳了两声,不敢直视皇帝的目光。

李世民见状,更是一脸生气的朝着正在享受美食的李承乾等人走去,厉声质问道:“太子,这是怎么回事?”

“朕听说你在研制火铳,你就是这么研究的!”

听到李世民的声音,秦怀玉和程处默一下子站了起来,心中叫苦不迭。

怎么每次跟太子一起,都没有好事啊。

李承乾倒是不以为意,起身行礼道:“父皇,火铳之事不急。”

接着李承乾又拿起一串刚刚烤熟的肉串,递给了李世民:“父皇这是才烤好的,味道不错,您要不要尝尝?”

李世民正准备开口训斥,但浓郁的香味瞬间扑鼻而来,心中暗怒道:“臭小子,没想到考的还挺香!”

不过……想归这样想。

但自己现在正在气头上,若是被这小小一串肉串收买了,自己威严何在?

随即李世民再次恢复严肃之色,训斥道:“这不是你偷懒懈怠的理由!你与朕互换身份,朕每天兢兢业业的读书。”

“你倒好,说是研究火铳,把事情都交给了下面的人去做。”

“朕问你,火铳的研究的如何了?”

李承乾摊开双手,耸了耸肩,一副无奈的模样:“哎呀,父皇,儿臣之前弄到的银子可都给了朝廷买粮。”

“现在哪还有多余的钱财去搞那火铳?”

“您放心,过段时间,一旦财政宽裕些,咱们立刻重启火铳的研制工作。”

“父皇还有各位大人,都还没有吃饭吧,快一起吃点!”

李世民闻言,脸色这才稍稍缓解了些许。

看来这小子也不是把这事忘了,朝廷缺钱的确是事实。

不过……他们没有吃饭,同样也是事实!

“哼!”

“这次就饶过你!”

李世民冷哼一声,随后看向长孙无忌等人说道:“你们做了不少本该他做的事情,今天好好吃他一顿!”

“权当他补偿你们的!”

几人本来就没有吃饭,此刻也不客气,都坐了下来。

李承乾见秦怀玉和程处默还一脸尴尬的站在那里,连忙冲他们使了个眼色。

“愣着干什么,还不给父皇以及各位大人倒酒,拿肉!”

两人如梦初醒,急忙给众人倒酒。

“大家都尝尝,这酒味道如何。”

李承乾笑着招呼众人。

李世民等人看着那带着微黄的酒,心中不免觉得有些奇怪。

“陛下,诸位大人,这酒很好喝的。”

“初喝之时略微发苦,可越喝越上头。”

程咬金赞不绝口的说道。

李世民等人闻言,亦有心试试。

想当初征战四方之时,他们倒也没少品尝各地美酒。

这种酒,倒是头一次听说。

众人随即端起碗来,直接一口饮下。

顿时只觉得浑身舒爽,仿佛疲劳也消失了不少。

李世民十分满意的说道:“这酒初入喉,的确有些苦,不过进肚之后,十分爽利。”

“虽不如米酒甘甜,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而且这酒中带有淡淡的麦香,这酒你是从哪来买来的?”

李承乾笑道:“父皇,这可不是买的,而是儿臣让府里的人用大麦和小麦酿的,若是诸位大人喜欢,每人送你们一些,我这里还有不少。”

听到这话,众人非但没有露出笑容,反而眉头紧皱。

而魏征更是面色铁青的质问道:“太子殿下,现在粮食匮乏,不知多少百姓嗷嗷待哺,您怎么还能用粮食酿酒?!”

李承乾嘿嘿一笑,反问道:“魏大人,若是酿酒不耗费粮食,如何能买更多的粮食呢?”

“你总不会以为,单靠借助百姓暗中收购,就足够了吧?”

李承乾这话,一下子让众人没有反应过来。

什么够不够?

不过倒是房玄龄明白了过来,猜测道:“殿下的意思莫非是,通过酿酒消耗大量粮食这件事,可以大张旗鼓的由商人出面收购粮食?”

一听这话,众人这才反应。

长孙无忌正是因为如此,才不得不暗中命人以百姓的身份购买粮食。

怕的就是引起世族的注意。

而李承乾这一招却可以打消那些人的顾虑,不被怀疑到朝廷的身上。

想到这里,几人都一脸赞许的看向了李承乾。

没想到困扰他们的难题,就这么被他解决了。

不料李承乾先是点头,接着又摇头:“是也不是!”

这下众人又愣了。

难不成除了大肆购买粮食,他还有别的想法?

李承乾看出众人的疑惑,开口解释道:“本宫的确是为了找个由头购买粮食,而用粮食酿酒也是真的。”

魏征闻言,生气道:“太子殿下,您想过没有,粮价本来就高,朝廷也没有那么多银子。”

“若是买来大量粮食用于酿酒,一旦酒卖不上价格。或是粮价继续上涨,只怕尚未等到粮价降低,朝廷便已经无钱可用。”

李承乾并不急于反驳,反而不慌不忙地用手蘸着酒,在那酒坛上写下四个字。

众人一看,只见上面写的是——“皇家特贡”。

一看皇家二字,几人立刻明白了怎么回事。

之前李承乾选美能赚那么多银子,就是因为押中花魁的商家,获得了皇家认证店铺的称号。

不管什么东西,只要跟皇家沾上关系,档次立刻就会变得不一样,价格也会暴涨。

太子酿的这酒成为皇家特贡,一定会受到追捧,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别看现在灾区百姓民不聊生,可长安是大唐都城。

王公贵胄、豪商巨贾云集,他们最不缺的就是钱。

几位重臣看懂了李承乾的策略后,脸上不禁流露出佩服的神色,对于他的商业头脑更是暗暗赞许。

既然他已经考虑得如此周全,他们也不便再多说什么。

毕竟李承乾此举若能成功,又能筹集大笔的资金。

此时,一直静观其变的李世民适时插话,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情:“你方才说没有制造火铳,是因为没钱,这酒若是卖出去,想必钱财足够。”

“朕方才听说,你让工部调剂了大量的矿盐。”

“是不是制造火铳需要矿盐?如果需要,朕可以命地方多挖矿盐,至于其他的材料若是短缺,朕这就命人去开采!”

李承乾闻言,摇了摇头道:“多谢父皇关心,不过火铳制造,眼下缺的只是银子,至于其他的材料,只要有银子,自然迎刃而解。”

“至于那矿盐,是用来吃的。”

听闻此言,众人都是一愣。

房玄龄开口问道:“殿下难不成养了一批马?”

李承乾一下子没反应过来:“马?什么马,本宫为何养马?”

房玄龄解释道:“这矿盐历来都不是给人吃的,矿盐可以提炼出青盐,青盐一般都是用来喂牲口的。”

听到这里,李承乾才明白他误会了,当即说道:“本宫没有养马,也没有养牲口,这矿盐就是拿来给人吃的。”

一听这话,魏征有些急了。

矿盐提炼出的青盐含有杂质,通常都是给牲口食用。

想到这里,魏征顿时面色严肃地呵斥道:“太子殿下!青盐不能给人吃!”

“咱们日常吃的盐,是湖盐、井盐。”

“人吃了青盐之后,轻则上吐下泻,重则昏迷不醒,甚至丢了性命。”

“每年不知道有多少黑心盐贩,贩卖青盐给百姓,使得许多百姓白白丢了性命。”

说到最后,魏征一脸的愤怒,恨不得将这些盐贩子都抓起来。

小说《我都灭十国了,父皇你科举过了吗》试读结束!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