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时迟,那时快,陶茉莉直接骑在周民澈身上。
一个屋子,夫妻俩共处一室,周民澈人都麻了,不知道如何应对,眼睛里只有陶茉莉那双眼睛。
陶茉莉在背光的地方,周民澈看不到她的脸红。
陶茉莉:“不说实话,不带我赚钱,我睡了你。”
这时,门突然打开,李春兰:“茉莉啊,淘淘是不是发烧……”
咚的一声,打开的门瞬间关上。
陶茉莉来不及从周民澈身上下来,只能趴在他身上去。
女人的呼吸拍打在他脖颈处,痒痒的,男人某个地方不太对劲。
陶茉莉也感觉到了,吓得从他身上连忙下来,动作太快,险些滚到床下。
陶茉莉迅速穿上了拖鞋,回头对周民澈说了句:“哎呀你搞什么呀?!”
周民澈:?
陶茉莉连忙打开门:“妈,什么事啊?”
李春兰:“淘淘身上摸着好烫,发烫得很!”
陶茉莉去看孩子了,周民澈一时半会儿还不能从床上下来。
本就不是清白之身,又被她惹了一下,这下难受得很。
不过想起刚才陶茉莉竟然倒打一耙,周民澈又是一阵无奈的笑。
这个女人,真是古灵精怪的。
儿子周淘淘额头是有些烫,陶茉莉也摸了一下,觉得确实可能是发烧了。
陶平本就心情不好,骂了李春兰一顿,骂她一天在家没什么事做,带个孩子都带不好。
肯定是抱着孩子出去疯的时候吹了风。
李春兰委屈,想说点什么,陶茉莉对陶平说了句:“也不能谁带孩子就怪谁,孩子病了很正常。”
说罢就将周民澈喊起来,抱着孩子去了村里的卫生所。
村里的卫生所是私人开的,村里有人病了都去他那边看,小感冒就吃点药,打一针,大感冒就挂水。
所有人都叫他:“刚先生。”
没有固定的治病的地方,就在刚先生家里搞了个药柜,木桌上放着几瓶塑料药罐。
到了卫生所里,刚医生给看了病,觉得是风寒感冒,便用剪刀裁了几张纸,拿出一粒一粒的药放上去。
孩子吃药没办法咽下去,就用一个玻璃药罐子横过来碾碎药粒磨成粉。
乡下都是这么看病的,刚医生耷拉着眼皮,将药包包好了,让回去给孩子吃。
收了一块多钱。
嘎吱一声关上了门。
隔着门,陶茉莉问:“不是什么大问题吧,刚医生?”
“小孩子生病很正常!”
陶茉莉这才放心,看着怀里的孩子,叹了一口气。
刚出月子就生病,命运多舛。
原著里这孩子也是体弱多病的,原主不喜欢这个孩子,怀孕的时候又经常熬夜蹦迪喝酒,出入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吸了不少二手烟。
晚上不睡,白天不起。
作息时间也不规律。
一天有时候只吃两顿饭,睡到中午吃,晚上再一顿……原主整个孕期几乎都没怎么见过东方的太阳。
见陶茉莉露出心疼的眼神,周民澈内心触动了一下。
他抓起围巾给陶茉莉围住。
这时突然起风来了,夜里有些凉意。
走着走着,陶茉莉突然说道:“周民澈你不知道,咱们这地方适合种棉花。”
周民澈莫名其妙,陶茉莉接着刚才在床上的话题:“确实,咱们这送到沿海地区纺织厂,要很大的成本,但你想过没,现在国内就我们西北这地方有天然的种植棉花的优势,沿海地区发展是好,纺织厂基本都在那边,但没有咱们大西北过去的棉花,哪来的棉做衣服做被子,城里孩子过年穿什么?”
周民澈停下了脚步,只见陶茉莉用围巾的边缘替孩子挡住风沙,一脸认真:“公社的厂子关了,村民都要失业了,以后大家还是种地,只知道搞定一年四季的吃食,要是来个天灾饭都吃不饱,有的家里兄弟有残疾的……难道除了进城下苦力,就没有别的出路了吗?”
周民澈一愣一愣的:“种植棉花也不是不行。”
“先小块小块的,要是搞得到钱,再大批量搞,沿海城市的村子可比我们发展得好得多,他们是沿海地方好,有优势,有港口,咱们大西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买个东西还要上公社去,只能利用我们的天然优势看能不能搞钱。”
陶茉莉豁然开朗,周民澈是必定会发的,那么她,陶茉莉,也必须发起来。
作为一个穿书者,干不成一点事业不是白穿了。
万一周民澈还是喜欢左青栀,以后要跟她离婚娶左青栀,她也要有自己的资本,不能说离了男人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回家的路上,陶茉莉谈了自己的想法。
多大能力做多大事。
她节约一点,就在村里干活,吃的可以在家种,到时候公社厂子关了,陶平和李春兰都是务农,吃这块不用担心。
她也不用买衣服,这个年代能有个像样的衣服穿不裸奔就不错了。
跟村民那边租十亩地,加上自家的几块地,全部拿来种植棉花,父母有时间忙完了家里的地就过去帮帮她,实在忙不过来就请人帮一下,几块钱一天都有人干得吭哧吭哧的。
算上种子化肥,农药,十亩地大概在一千块钱不到,一年下来收成好了,有了成本,第二年就可以撩开膀子干了。
周民澈听她浑身是劲,也觉得这件事可行,但他唯一质疑的是陶茉莉的能力。
按照他对这个女人的了解,这女人没有那么大的毅力去种地。
村里谁不知道,陶茉莉肩不会提手不能扛的,只知道不务正业,跟个鬼一样到处乱窜。
坐完月子后才稍微懂事一点,就敢想这么大的买卖。
到家给孩子喂完了药,陶茉莉亲自带儿子睡觉,将儿子周淘淘放在她和周民澈的中间。
陶茉莉昏昏欲睡,孩子这时突然哭了一声。
陶茉莉惊醒,周民澈起身对她说道:“你快睡,我来哄。”
周民澈抱着孩子坐在床边,陶茉莉缓缓地闭上了眼睛,最后一幕是煤油灯下,周民澈抱着孩子坐在床沿上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