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文学
一个酷酷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梦里江家的下场太凄惨了。

老两口没能熬过去,江奶奶是被大女儿江琼珍两口子活活气死的。

江爷爷被程志逼着喝他的尿液,最后不堪受辱,撞墙自杀,不治身亡。

两家吃尽苦头,但为了孩子们咬牙坚持着,最后被下放到黑省农村,关押在牛棚里劳动改造。

江郡亭被程志断了腿,因为没有得到救治,去黑省的路上,伤口感染,高烧不退,不治身亡。

江郡博被砸断了两只手,再也拿不起手术刀,连吃饭都成问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废人。

江引章被打的满身都是伤,苟延残喘。

江引鹤因为骂程志,被他割了舌头。

一家人死的死,伤的伤。

骄傲了一辈子的冷翠英,丧夫后本想一死了之,但看着自己可怜的两个孩子需要照顾,只能咬牙坚持。

牛棚里的日子不好过,冷翠英承担了繁重的劳动,一辈子没干过农活的她,每一天都是在挑战人生的极限。

然而这只是她苦难的开始。

两个儿子伤重没有药治疗,她只能拿着自己藏在身上的一对镯子偷偷找到村里的赤脚医生,希望他出手帮忙治疗。

虽然知道赤脚医生医术有限,但她没有别的选择了,总不能放弃两个儿子的性命。

那赤脚医生是个好色之徒,看上了镯子,也看上了人。

冷翠英虽然人到中年,但细皮嫩肉,风姿绰约,气质高贵。

她看出此人的龌龊心思,本想拿回镯子不治了。

但哪里由得了她,赤脚医生举着镯子说要去大队部告她,让她和她的狗崽子抓起来批斗。

冷翠英把自己所有的骄傲和尊严都放下了,委身于这个色胚,最后也没能留住小儿子的命。

他是活生生饿死的,舌头上的伤让他根本咽不下去任何东西,反复发烧让他失去了所有力气,倒在母亲的怀里去了。

冷翠英的心也死了,每天行尸走肉般。

大儿子的伤势倒是一天天好了起来。

黑省的冬日太难熬,缺少粮食和柴火,甚至没有厚衣服和御寒的被子,对生理和心理都是极大的打击。

母子俩相依为命。

另一边的于兰芳也不好过,丈夫的双手没有及时救治,彻底废了,所有的活儿都落在她和两个孩子身上,时不时还要被拉出去批斗一番,写思想报告。

江郡博为了宽慰妻子,努力用双脚干活,减轻负担。

虽然很苦,好在他们一家人在一起,也算是唯一的安慰。

可没过多久,江听荷干活的时候被人掳走,找回来以后人就疯了,问她什么也不说,看到男人就尖叫躲起来。

于兰芳检查一番,发现女儿身上有被人侵犯的痕迹。

两口子恨不得跟那人拼命,但女儿现在的情况,连指认坏人都做不到。

更糟糕的是,两个多月后发现,她竟然怀孕了。

这个孩子是万万不能留的。

两人虽然是医生护士,但江郡博双手已废,而且这里条件简陋,他们拿这肚子里的胎儿毫无办法。

于兰芳只能悄悄找人买了堕胎药,只说自己不小心怀孕了。

没想到乡间的堕胎药药力猛,江听荷人小受不住,身下不断出血,止不住,最后香消玉殒。

夫妻俩虽然心痛不已,但痛哭过后觉得这样也好,女儿这么痛苦的活着,还不如死了干净。

没过多久,江郡博意外发现,侵犯女儿的,是屯里的赖子,一个娶不到媳妇的老光棍。

他不动声色的暗自准备,最后跟二赖子同归于尽,为女儿报了仇。

只留下于兰芳和江引风母子俩。

江家出事以后,江琼华的丈夫廖建设也露出了真面目。

他全然不顾妻子生育两个儿子的情义,先是哄骗她离婚,然后拿走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包括那五斤黄金。

江琼华和廖建设都是机械厂的职工,江爷爷这个大靠山倒台以后,虽说外嫁的女儿不受太大影响,但总是有风言风语,领导也会给小鞋穿。

处处有人挤兑,江琼华这个班是没法上了,不过好在家里有一定的积蓄,日子也过得去。

廖建设出了一个馊主意,说是家里总要保全一个人的工作,干脆假离婚,等这事儿过去了以后再复婚,私下还是一起过。

江琼华本来也没什么脑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为了保全丈夫和孩子们的名声,就同意了。

哪知道离婚没多久,她在外头避了一阵风头回去,家里的门锁换了,甚至女主人也换了……

她最后沦落到露宿街头,家没了,人没了,钱也没了,还要靠江听晚这个侄女接济。

江听晚一个人留在京市,上面给她安排了一个很不错的工作,若她是个沉得住气的也就罢了,偏偏她是个耳根子软的。

江琼珍的儿子程大宝转年马上到十六岁,街道通知她准备办理下乡插队的手续。

家里前头几个女儿到年纪马上就嫁出去了,加上江爷爷的关系,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深究。

可江家现在垮了,明眼人都知道她们两口子不是什么好东西,自然就没有什么特权了。

程志在革委会不过就是一个小办事员,还没有只手遮天的权利。

各家的孩子到年纪就必须有一个下乡,虽说没有硬性规定,但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家家都是这样。

江引章之前到年纪就下乡插过四年队,那时候管的严,为了不拖累家里的名声,他毅然决然的去了。

后来江爷爷找关系给他弄了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才回城读书。

因为江引章下乡了,所以江听晚才能幸免于难,家里帮她找了一个图书馆管理员的轻松工作。

江听荷今年也到年纪下乡了,但于兰芳有办法,她有个闺蜜年轻时是文工团的台柱子,后来退下来做管理了。

于兰芳把女儿塞进文工团,避免了下乡。

江琼珍慌了,她可不想儿子去插队,多苦啊!

这年头,不想下乡有几个法子。

一是参军,或者进文艺团体。

二是证明有病残,或者是独生子女。

三是找个工作留在城里。

虽说这年头参军很光荣,但她可不愿儿子吃那份苦,文工团他们也进不去,没有才艺啊,第二条也不满足。

只能考虑提前找工作留城。

夫妻俩动用了家里所有的关系想办法给儿子找工作。

程大宝高不成低不就,差的工作不想去,好的工作找不到。

一个萝卜一个坑,工作机会太少了,有钱也难买到好工作。

一来二去,母子俩盯上了江听晚的工作,这不是现成的好工作吗?

在政府单位,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工资高福利好,关键名声也好听,以后找媳妇天然都能高一头。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