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文学
一个酷酷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江琼珍前脚走,江琼华两口子也顺势提出告辞。

没有旁人了,冷翠英和于兰芳两个儿媳妇赶紧把自己手里的金条还回去。

想着公婆是为了应付这个大姑姐才搞了这么一出。

“翠英,兰芳,我知道你们都是好的,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分了也好。

孩子们都长大了,陆续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再挤在一起确实不合适了。

除了这些金条,其实咱家还有一笔款子和房契,今天一并给你们两家分了。”江奶奶推心置腹的说道。

和这两个儿媳妇相处多年下来,虽然偶尔也有磕碰,但总的来说,相处的很愉快,都是善良大方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去。

其实就算江琼珍不闹这一场,老两口已经想过要分家,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早点给孩子们,大家都高兴。

老太太搬出两个箱子,里面已经平均的分配好,看起来早有准备。

“家里最早的积蓄有两万多块,我和你们爸爸这二十年的工资,除去基本开销,也攒下了两万多块。

还有家里几间铺子的租金,这些年也攒下来近一万块,一共六万块钱。

你们两家各三万块。

这是正阳街那边四间铺子的房本,你们两家各两套,已经转到你们名下,以后是租是卖,就由着你们自己。

剩下的东西就是一点念想,有你们奶奶留下来的,也有我的陪嫁。

这些首饰我已经按照价值平均分配好了,你们两家各一份,琼珍琼华那一份,陪嫁的时候已经给过了。”

老两口平时虽然不说,但对两个儿子的偏爱藏在生活的细节里。

倒也不是重男轻女,而是人心都是肉长的,这么多年相处下来,感情上多少有偏向。

两家都没想到,父母还单独给他们留了一份。

两兄弟瞬间红了眼眶。

冷翠英和于兰英感动的同时,心里也觉得舒服,她们要的其实也就是一个态度。

“爸,妈,其他东西我们就厚着脸皮收下了,钱还是你们自己留着吧!我们两家也有一些积蓄,够用的。”大儿媳冷翠英率先表态。

两家自成家以后,各自的工资都是他们自己收着的,平时公婆也会贴补家里的开销,三家人共同支撑,所以手里的积蓄不少。

小儿媳于兰芳也赶紧附和:“是啊,嫂子说的是,我们手里有钱花,你们二老的工资,我们哪能拿!”

江爷爷露出今天的第一个笑脸来。

总算他的孩子里还有好的。

“说给你们就是给你们,哪那么多话?我和你们妈现在都还挣工资,手上不缺钱花,就是过两年退休了,也有退休金,再不济,还有你们。”

虽说语言有些生硬,但这也是老父亲深沉的爱。

江奶奶也劝道:“我们老了,花不了什么钱,你们两家正是要用钱的时候,拿着吧。”

冷翠英看了一眼自家男人,江郡亭点点头,她这才同意收下。

“爸,妈,你们放心,二老的晚年,我作为老大,义不容辞。”江郡亭站出来表态。

江郡博也赶紧抢道:“大哥,你怎么这样呢,爸妈不是你一个人的爸妈,我也有份,要照顾也是我们一起照顾!”

看到两个儿子为了谁养老的问题争抢,江奶奶心里一暖,嘴上没好气的说:“我和你爸才不想跟你们住呢,我们自己落个清净。”

这个话题到此为止,一家人又商量起分家后的事来。

以前虽然住在一起,但各家经济都是分开的,各自负责自己的部分,现在唯一需要分配的就是住房的问题。

两家的孩子都大了,最大的江引章今年二十,已经到了该成家的年纪,江听晚虽然才十八,但女孩结婚早,也该相看了。

江听荷比江听晚小两岁,十六,也就是这几年的事儿。

至于江引鹤和江引风倒是还不急,一个十三一个十二,早着呢。

房子也好分,家里东厢房的四间,本来一直就是老大家住着,就分给老大。

西厢房的四间就分给老二家。

正房三间,一间是两位老人的卧房,一间是江爷爷的书房,还有一间堂屋大家共用。

至于正房旁边的两间耳房,两家一人一间,四间倒座房也是两家平均分配。

用来给孩子们做书房也好,放杂物也好,全凭自己心意。

这一场分家,两家的小辈也被允许留下做个见证,四人乖乖的坐在位置上当吉祥物,大气都不敢出。

乖乖,家里这么有钱呢!

江引鹤想到他妈平时给的那三瓜俩枣零花钱,顿时觉得不香了。

江听荷和江引风也眼馋的看着箱子里的东西。

家里有多少钱,江听晚早就知道了,相反,她关注的是另一件事。

该怎么让两位老人同意,把家里地下室里的古董藏书等物挪个地方,又能挪到哪里?

是的,江琼珍生的最早,所以她知道的也最多,江家确实是有一批私藏,来自当年的江太太。

而在她的梦里,这些私藏品,即将变成江家的断头符。

因为分家的一场闹剧,让江琼珍的男人程志,看到了资本家的实力,他可不甘心只拿到区区五斤金条。

所以他利用自己革委会成员的身份,匿名举报了江家爷爷,说他公开在饭局上发表不当言论,抹黑领导人,批判当局。

这年头,那是一点捕风捉影的事情都会被放大无数倍,拿出来批斗的。

虽说这几年闹得没那么厉害了,但革委会时不时也得抓几个典型出来遛一遛。

他们就像鬣狗一般,闻着点腥味都要凑上来撕咬一口,更别说碰上家大业大的江家。

梦里,两天后的早晨,一群红卫兵推开了江家的大门,拿着革委会的鸡毛当令箭,在江家大肆打砸,把江家翻了个底朝天,也找到了江家藏在地下室的那批古董藏品。

如果说发表不当言论是捕风捉影,那么私藏违禁物品就是证据确凿。

江家的所有人都被抓起来,撸了工作,游街批斗,连在读工农兵大学的江引章也没能幸免,被学校退了回来。

江爷爷不得不拿出那些“丹书铁券”去求人,想换一家人平安是不可能的,毕竟证据确凿,江家犯了天大的错误。

他的老朋友说,上面答应帮忙保住一根独苗,让他选一个人留下,政府还给安排工作,算是全了当初的情义。

所有人都以为他会选江引章,毕竟这是江家最有出息的一个孙辈,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江爷爷反复思忖,一夜白头,最后报上去了一个名字:江听晚。

只有一个名额,家里五个孙子孙女,引章,引鹤,引风都是家里的男丁,名额给谁都会让另外的孩子寒心。

而江听晚是个十足的病秧子,经不起事,胎里不足,若是被下放到穷乡僻壤受罪,怕是活不过一个月。

几个孩子都是他的心头肉,舍了谁都痛,最后只能含泪保了这个最弱的。

这个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但又好像在意料之中,大家都默认了这个结果。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