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从长征到长津湖,我气吞万里如虎》中的林平安二狗是很有趣的人物,作为一部抗战谍战类型的小说被牧云儿描述的非常生动,看的人很过瘾。《从长征到长津湖,我气吞万里如虎》小说以149183字连载状态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喜欢看这本小说。
从长征到长津湖,我气吞万里如虎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就在他的意识,行将沉入黑暗,沉入这冰冷江水中的时候,林平安的手掌,触碰到那个酒葫芦。
林平安用最后一丝清醒,将酒葫芦拧开,把里面的烧酒全部灌入口中。
烧酒灌入他的食道和胃部,一股火热,辛辣的感觉袭来,驱散着四周江水的冰冷。
终于,林平安再次挥动起双臂,向江对岸游去。
来到江对岸,林平安出水瞬间,就感觉到江畔冷风一吹,让他身体一僵,差点儿没把他冻晕过去。
他颤抖着手掌,将绳索捆绑在一块石头上,然后用尽全身力气将绳索拉直。
很快,绳索那头有了回应,说明对面的红军战士,已经接到信号了。
林平安靠坐在石头旁边,颤抖着去摸索那酒葫芦,却发现葫芦已经不见,仿佛那葫芦从来不曾出现在他腰间一般。
他有些恍惚了,甚至想不起来,那酒葫芦是否真的存在过。
或许根本没有那一口清冽滚烫的烧酒,一切不过是林平安的幻想。
可林平安愿意相信那一口烧酒真的存在,那是湘江两岸无数牺牲的红军将士们,鲜血凝聚而成的一口烧酒,最后灌入了他的喉中。
此时,在对岸等待的红军战士们,纷纷坐上竹筏,用绳索捆绑着那条麻绳,然后向对岸拉动。
那根麻绳为竹筏提供了稳定,不至于让它被江水冲走。
第一批士兵很快抵达,然后就看到守在石头旁边,被冻得嘴唇发紫。
赵楚经验丰富,急忙拿来毛巾,将林平安湿透的衣物脱掉,再用毛巾擦拭干净,换上干净衣服后,又用厚厚的毛毯将其包裹起来。
过了一阵子,林平安的身体才停止了颤抖,此时第四批士兵们,已经成功泅渡,后面还有最后一批士兵,是和尚王广志带领的三连最后二十名士兵。
可就在此时,照明弹突然升空。
追击他们的邱程,终于带着手下士兵追了上来。
这照明弹升空瞬间,便将王广志和手下士兵们都暴露在敌人视野之下。
此时而竹筏虽然已经来到江面上,可距离西岸还有几百米的距离。
按照之前竹筏渡江的速度,至少还需要七八分钟的时间。
可现在三连的士兵们,和江面上的活靶子没有区别,敌人只需要将机枪架设起来,就可以对江心竹筏上的三连士兵们疯狂扫射。
“开火,火力掩护!!!”
林平安当机立断,“老赵,你他娘的迫击炮呢,轰他娘的!!”
“是!”
赵楚大声回应着,与此同时,机枪火力也在此时,对着对岸咆哮起来。
此时邱程带着手下士兵们,已经追到江岸边。
“开火,把他们全都打死!”
他歇斯底里地怒吼着,手中盒子炮不断开火。
那些国军士兵们,也在此刻拉动枪栓,不断对着江心中的红军战士们开火。
还有两挺马克沁重机枪,以及六挺捷克式轻机枪,在此时架设起来,就要对江心中的王广志和那二十名红军战士开火。
王广志知道,哪怕是有西岸的火力掩护,他们也很难在这种情况下抵达对岸。
于是他一咬牙,将背后大刀拔出来,对着西岸大喊道:
“营长,别浪费子弹!!!带着同志们往前走啊!!”
他话音落下,大刀就砍向横在江心的绳索。
“砰!”
绳索被切断的闷响传来,那艘竹筏没有绳索牵引,瞬间就被江水冲向下游。
虽然不知道会将他们冲到什么地方去,可至少这不会让他们成为对岸敌人的移动靶。
“他娘的,追!!!”
邱程怒不可遏,又对着江面愤怒射击,可江水滔滔,带着三艘竹筏向下游飘去。
看着和尚和三连的弟兄们,就这么消失在黑夜中,林平安却连悲伤的时间都没有。
枪声一响,西岸的敌人也会被惊动,很快就会包围过来。
当务之急是快速向西转进,直到进入贵州地界,他们才算安全。
队伍迅速集结起来,向西侧的猫儿山挺进,只要翻过猫儿山,就算是穿过了国军在这一带的最后一道封锁线。
众人在黑夜之中钻到山林之间,湘江西岸的敌军部队,并没有进入山林里面追击他们的兴趣。
可在清晨到来的时候,邱程带领的两百多名国军士兵,却通过凤凰嘴渡口,来到湘江西岸。
他现在着了魔,不管不顾地就是要追上前方这支敌军。
若是让这支红军部队冲过猫儿山的最后一道封锁线,那他就再也没有可能追上这群家伙,为他弟弟报仇了。
虽然下面的军官和士兵们,都有些怨言,可邱程却根本不管那些,最后干脆给每个士兵多发一个月的军饷,来鼓励他们继续追击。
红军都是铁脚板,完成渡江之后,他们就又行进了一上午,找到一处山坳躲藏,休息到晚上之后,就继续往西翻越猫儿山。
和之前一样,徐彪打头阵,二狗带着几个人在队伍后面,看看是否有敌军追击过来。
猫儿山整体的海拔不算太高,翻越起来不算太困难,但是如果上面有国军兵力驻扎的话,一旦被发现,那就不太好办了。
他们轻装前行,又行进一天一夜,这才在第三天晚上的时候,抵达猫儿山的天秀岭。
只要从此处翻越过去,他们就算彻底突破了国军部署在湘江两岸的封锁线。
原本这里并没有国军驻守,但是自从中央纵队在渡过湘江之后,从猫儿山翻越,这里就有了国军的部分兵力留守,形成了一道封锁线。
只是因为这段时间,剩下的红军部队,大多都被拦在了湘江东岸,根本没有进入猫儿山一带的可能,所以驻扎在这里的国军兵力,相比于之前减少很多。
徐彪作为探路先锋,在这天下午的时候,就已经抵近侦察了一番,基本摸清楚了天秀岭的国军部署。
在一处林子内,徐彪拿出来自己用铅笔绘制的简易地图,向林平安汇报着。
一起参加会议的,还有其它几个主要的指挥官。
“天秀岭的敌人大概一个连,看装束和武器装备,应该是湖南地方的保安团,有两个机枪阵地,但是没看到重机枪,剩下的都是汉阳造,甚至还有的士兵,装备的是抬枪。”
徐彪介绍着。
“抬枪?”
林平安感觉自己已经很久没听过这种武器了,这是清末时期,清朝军队装备的一种武器。
抬枪使用火药作为推进剂,和火绳枪有些相似,但是口径更大,发射的也不是单个弹丸,而是碎铁砂,在一百米范围内,其杀伤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唯一不好的就是装填太慢,打一发之后,就需要重新装填火药,铁砂,还需要使用火绳点燃火药。
总之,要多落后有多落后。
“看来,这是送给咱们的一条肥鱼啊。”
赵楚笑呵呵地说着,看向林平安道:
“营长,要不要打一炮?”
之前在湘江东岸的时候,他就想打一炮,结果那边迫击炮底座刚刚安装好,王广志就带着竹筏上的同志们砍断了绳索,顺江而下,生死未卜。
后面赵楚手里那两门迫击炮,更是没有任何用武之地,这次自然想要抓住机会展示一下。
结果林平安听到之后,立刻竖起两根手指。
“打一炮干什么?打两炮啊!两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