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杆稳在20%,飞船滑进一片更深的红。
刘生盯着控制台,散热鳍的蓝光还在闪,频率没乱,50赫兹,跟太阳脉冲对上了。他手指动了动,没去碰面板,而是摸了下工具包外侧的酸液瓶。瓶身微温,刚才那波冲击里,它一直贴着右腿放。
他把瓶子掏出来,拧开盖,滴了一小滴在主控柜边缘的涂层上。液体刚碰上银灰表面,滋的一声就没了,留下一道细得几乎看不见的光痕。光持续了两秒,像电流爬过金属的尾巴。
他盯着那道痕,没眨眼。涂层在吸辐射,还在放电,频率稳定。这不是被动防护,是活的。
他顺手把酸液瓶塞回去,从夹层抽出那块黑色方块。方块没标识,纹路像是被人用钝器一点点刻出来的,深浅不一。他把它放在绝缘垫上,拿两根废弃导线接在电压表两端,探针轻轻压上方块表面。
表针抖了一下,偏转到0.3微伏,频率显示50赫兹。
他呼吸顿了半拍。这频率不是随便来的。地球上,交流电标准就是50赫兹。老家的电网,老式电机,连他小时候修收音机用的变压器,全按这个来。可这里是宇宙,是恒星风暴的中心,怎么会有东西跟地球的电频共振?
他低声说:“你在翻译恒星的语言?”
话出口,他自己都愣了一下。但这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压不下去。涂层吸辐射,方块发电,频率同步,全在跟着太阳的脉冲走。这不是巧合,是某种转换机制在工作——把恒星的能量,变成能用的东西。
他低头看工具包里的金属片,上面写着“还能撑52分钟”。字迹边缘,有一圈极淡的荧光,像是被什么激活了。他没动,只把金属片翻了个面,重新塞进内袋,压在镯子下面。
舱内温度开始回升。他刚才关掉了备用冷却泵,系统稳定了,但冗余没了。现在飞船像一块吸满热的海绵,全靠外壁那层酸蚀沟槽和涂层在撑着散热。他能感觉到,座椅背后的战术背心已经湿透,贴在皮肤上,凉得发紧。
他调出热成像图。右舷散热鳍温度在缓慢下降,涂层确实在把热量转化成辐射散出去。但左舷还没改完,热负荷还在89%徘徊。燃料29.4%,够飞不到三小时。太阳风暴没停,只是喘了口气。
他盯着主控柜,忽然伸手,把所有主动冷却系统的开关全关了。
面板上几盏绿灯瞬间熄灭。舱温监测曲线开始缓慢爬升。他没动,手还按在控制杆旁边,掌心贴着金属台面。他知道这很危险。散热系统一旦彻底停摆,内部积热会迅速击穿线路。但他也清楚,系统签到从来不是等来的。
上一次在锈铁星地表,是辐射测试快把他烤熟的时候。再上一次在矿洞塌方,是他被埋到只剩一口气。系统只在绝境里响。
他把飞船姿态调正,推进杆推到22%,船头对准耀斑核心区。前方的红雾翻滚得更厉害了,像是有东西在深处炸开。他闭上眼,手没离开控制台。
不是等系统提醒。
是我主动走进绝境。
控制台突然震了一下。不是警报,是物理震动,像是内部线路在共振。他睁眼,发现主控柜外壳上的涂层材料在轻微抖动,频率还是50赫兹。黑色方块也在震,纹路一闪一闪,像在回应什么。
他左手压住方块,右手贴紧操作面板。
来了。
船体猛地一颤,像是被什么东西从外面抽了一鞭子。控制台炸出一串火花,左侧显示器闪了两下,黑了。他没松手,指节发白,死死按住面板。
就在那一瞬,金色字符从主屏底部缓缓浮起:
【绝境签到成功!】
【获得“太阳能转化护盾图纸(地球版)”】
【获得“热能操控(入门)”】
他嘴角动了动,没笑出来,但肩膀松了一寸。图纸他现在用不了,改造得等风暴过去。但“热能操控”不一样。
他低头看自己的手。掌心有点发烫,像是握过热水杯。他把右手抬起来,对着驾驶舱内壁的金属板。
一缕热气从指尖渗出,碰到冷金属,凝成半片霜,又慢慢化开。
他收回手,重新检查工具包。涂层材料还在,方块收好了,酸液瓶的液位没变。他把推进杆推到25%,飞船加速,红雾在舷窗外被甩向两侧。
他调出航线图,“黑线”的轮廓更清晰了。燃料28.9%,还能撑。
他正准备记录时间,右舷外壁的酸蚀沟槽突然闪了一下蓝光,比之前亮了一瞬。他抬头,发现散热鳍的闪烁节奏变了,不再是均匀的50赫兹,而是三短两长,再加一短。
跟金属片上记的信号节奏一样。
他没动,手指在控制台上轻轻敲了三下,跟那节奏对上。
然后他抽出一块新金属片,用笔写下:“57分钟”。
写完,塞进内袋,压在镯子下面。
控制台突然弹出一条提示:“被动散热效率提升至81%,建议调整姿态以最大化能量吸收。”
他看了两秒,没回,而是把姿态角微调了3度,让右舷更多暴露在辐射流中。散热鳍的蓝光立刻变亮,频率稳定下来。
他靠回座椅,后背湿透,但手稳。
前方红雾深处,一道更亮的光闪过,像是恒星眨了下眼。
他抬起右手,掌心朝上,一缕热气缓缓升腾,碰到舱顶,凝成一小片水珠,沿着金属壁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