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果你喜欢科幻末世类型的小说,那么《烬土星坠余烬中的生存》将是你的不二之选。作者“喜欢花熊的贝雷”以其独特的文笔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林薇陈峰勇敢、聪明、机智,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90947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烬土星坠余烬中的生存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六章:山谷里的烟火气
天还没亮透,陈峰就被冻醒了。洞口的火堆已经变成一堆暗红的炭,偶尔有火星子挣扎着往上跳,很快又被潮湿的空气摁灭。他往火堆里添了几根松枝,松脂遇热 “滋滋” 冒油,火苗 “腾” 地窜起半尺高,把洞顶熏得更黑了,像刷了层墨。
“峰哥,起这么早?” 守夜的赵强打了个哈欠,眼角糊着眵目糊,“后半夜没啥动静,就是风有点大,把棚子吹得‘哗啦’响,跟有人敲门似的。”
“风吹草动罢了。” 陈峰揉了揉冻得发僵的耳朵,“昨天遇着狼群,今儿个更得小心。你去歇会儿,换小周来守着,让他机灵点,别跟个木头桩子似的杵着。”
他刚转身,就见林薇蹲在火堆旁,用一根细树枝扒拉着灰烬。火光照在她脸上,能看见鼻翼两侧沾着的火山灰,像没擦干净的锅底灰。“你也醒了?” 陈峰走过去,递过去一块烤得半焦的野猪肉干 —— 这是昨天省下来的,硬得跟石头似的,得使劲嚼。
林薇接过来,用牙撕下一小块,慢慢嚼着:“张大妈后半夜又咳嗽了,我给她喂了点水,就没再睡着。” 她往火堆里丢了几块干艾草,一股清苦的味道立刻弥漫开来,“这玩意儿能驱蚊,还能起点消毒作用,总比闻着一股汗臭味强。”
陈峰抽了抽鼻子,确实比昨天好闻多了。他往洞口望了望,外面灰蒙蒙的,只能看见近处几棵松树的轮廓,像剪影似的贴在天上。“今天得把种子种下。” 他突然说,“找块背风向阳的地方,翻松了土,把那包谷子撒进去。不管能不能长出来,总得试试,总不能一直靠野果野菜填肚子。”
“我也是这么想的。” 林薇点点头,从口袋里摸出个小布包,里面包着几粒饱满的种子,“我挑了最好的几粒,先试种,要是能发芽,再大面积种。以前在农村老家,我姥姥种过谷子,说这东西皮实,耐旱。”
两人正说着,洞里的人陆续醒了。张大妈扶着墙慢慢站起来,咳嗽了两声,声音还是有点哑,但比昨天有力气多了。“小林医生,小陈,你们起得真早。” 老太太笑眯眯地说,“我昨儿个梦见吃饺子了,猪肉大葱馅的,香得很。”
“等咱种出粮食,就给您包饺子。” 陈峰笑着说,“现在先委屈您吃点野山楂,酸溜溜的,开开胃。”
刘老板抱着个破陶罐凑过来,罐子里装着半罐过滤好的水,水面上漂着层细小的杂质。“峰哥,水不多了,顶多够今儿个喝的。要不我再去溪边挑点?多带几个人,拿着家伙,遇着狼也不怕。”
“别急着去。” 陈峰摆摆手,“昨天跟狼群照过面,它们指不定在附近转悠。等吃完饭,我带赵强和阿杰去,你们俩留着加固棚子。对了,让李姐把剩下的野山楂煮了,加点水煮成糊糊,给张大妈和小周补补 —— 小周那腿伤,得多吃点有营养的。”
早饭就是野山楂糊糊配压缩饼干。野山楂煮得烂烂的,酸中带点甜,泡着压缩饼干吃,居然比干啃强多了。张大妈吃得直咂嘴:“比我家老头子煮的粥好喝,他总把粥煮得跟浆糊似的,咽都咽不下去。”
“等见着大爷,让他给您赔罪。” 林薇给老太太盛了第二碗,“多吃点,有力气才能好得快。”
吃完饭,陈峰带着赵强和阿杰准备去溪边挑水。赵强扛着把斧头,阿杰拎着两个水桶,桶沿磕得坑坑洼洼,用绳子捆了好几圈,看着跟打了补丁的乞丐服。“峰哥,要不要带点石头?遇着狼就砸它们。” 阿杰捡起块拳头大的石头,掂量着说。
“带上吧,有备无患。” 陈峰把那包谷子揣进怀里,又拎起那把生锈的柴刀,“我顺路去看看那块地,要是合适,回来就翻土。”
三人刚走到洞口,就见小周一瘸一拐地跑过来,裤腿上的血迹已经发黑,缠着的布条松松垮垮地挂着。“峰哥,外面…… 外面有动静!” 小伙子脸涨得通红,不知道是急的还是疼的。
“咋了?又来狼了?” 陈峰立刻握紧柴刀,往洞口退了半步。
“不是狼,是人!” 小周指着远处的山坡,“刚才看见那边有几个人影,正往这边走,手里还扛着东西,不知道是啥来路。”
陈峰心里咯噔一下,和赵强对视一眼。这荒山野岭的,突然冒出来的人,是敌是友还真不好说。“阿杰,你去叫林医生他们躲进洞里,别出来。赵大哥,你跟我去看看,小周,你在洞口守着,要是不对劲就喊。”
他和赵强猫着腰,顺着山壁往山坡方向挪。走了几十米,躲在一块大岩石后面往外看 —— 果然有三个人,两男一女,都背着大包,其中一个男的还拄着根木棍,一瘸一拐的,像是受了伤。他们走得很慢,时不时停下来四处张望,看着挺警惕。
“不像坏人。” 赵强低声说,“看那样子,跟咱一样是逃难的,脸上灰扑扑的,衣服破得跟抹布似的。”
陈峰没说话,盯着他们手里的东西 —— 像是几捆干柴,还有个鼓鼓囊囊的布袋,不知道装着啥。他想了想,从地上捡起块石头,往旁边的灌木丛里扔过去,“哗啦” 一声响。
那三个人立刻停下来,警惕地望向这边,其中一个男的还把手里的木棍横了过来,摆出防御的架势。陈峰这才站起来,举着双手往前走:“别紧张,我们也是逃难的,在这儿落脚。”
那几人愣了一下,见他们只有两个人,手里也没拿啥像样的武器,才慢慢放下戒备。走在前面的男人约莫四十多岁,脸上有道疤,从眼角一直延伸到下巴,看着有点凶,但眼神还算平和。“我们是从明峰市过来的,一路往南走,听说这边有山谷,就想来碰碰运气。”
“明峰市?” 陈峰心里一动,“我们也是从那边逃出来的。我叫陈峰,他是赵强。你们呢?”
“我叫老吴,这是我媳妇秀莲,还有我徒弟小马。” 疤脸男人指了指身后的两人,那女的怀里抱着个布包,紧紧搂着,像是揣着啥宝贝。小马就是那个受伤的年轻人,脸色有点苍白,额头上全是汗。
“小马这是咋了?” 赵强注意到他的腿,裤腿上渗着血。
“被碎石砸的。” 老吴叹了口气,“前天过一座桥,桥塌了,他为了抢那袋干粮,被掉下来的石头砸中了腿。这一路没药没水,伤口都发炎了。”
陈峰看了看小马的腿,确实肿得厉害,伤口周围发黑,看着有点吓人。“我们这儿有医生,能给看看。要是不嫌弃,就跟我们回山洞歇脚,有口吃的,总比在外头强。”
老吴眼睛一亮,赶紧作揖:“那太谢谢了!我们已经两天没正经吃东西了,就靠山里的野果填肚子,再这么下去,真要交代在这儿了。”
陈峰带着他们往山洞走,路上简单问了问情况。老吴以前是开杂货铺的,灾难发生时,他正跟媳妇、徒弟在仓库盘点货,侥幸没被砸着,就带着几袋干粮和药品逃了出来。“本来想往南边的县城走,听说那边有救援队,结果走到半路,干粮吃完了,药品也用得差不多了,就剩这半袋盐和几块纱布。” 老吴拍了拍秀莲怀里的布包,原来里面装的是盐 —— 这可是好东西,现在比金子还金贵。
到了洞口,林薇已经带着人等在那里,手里还拿着急救箱。她看见小马的伤口,脸色立刻严肃起来:“快,抬到铺上去,我给他处理。这伤口发炎了,得赶紧清理,不然可能要截肢。”
秀莲一听 “截肢”,脸都白了,眼圈立刻红了:“医生,你可得救救他啊!他还年轻,要是没了腿,可咋活啊!”
“我会尽力的。” 林薇一边打开急救箱,一边对陈峰说,“得烧点开水,再找块干净的布,最好是棉布,能消毒。”
陈峰赶紧让刘老板去烧开水,又让李姐翻找有没有干净的布料。老吴看着山洞里的景象,石墙、棚子、火堆,还有晾在绳子上的过滤布,忍不住点头:“你们这儿收拾得挺像样,比我们一路睡山洞强多了。”
“都是被逼出来的。” 陈峰递给他一块野山楂,“先垫垫肚子,等会儿煮点野菜汤,给小马补补。对了,你们带的盐……”
“啥也别说了。” 老吴立刻明白他的意思,从秀莲怀里拿过布包,打开来,里面是半袋雪白的盐,“这盐咱分着用,现在这时候,抱团取暖才能活下去。”
陈峰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盐这东西太重要了,能消毒,能调味,还能补充体力,有了这半袋盐,他们的日子能好过不少。“那我就不客气了,以后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正说着,林薇那边有了动静。她已经把小马的伤口清理干净了,正在往上面撒消炎药粉 —— 这是她从医院带出来的,省着用,还剩小半瓶。“还好处理得及时,没伤到骨头,消消炎,好好歇着,应该能好。” 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就是得补充营养,光靠野菜汤不行,得找点蛋白质。”
“蛋白质?” 秀莲突然开口,声音细细的,“我们昨天在溪边捞了几条小鱼,用盐腌着了,本来想留着给小马补身子的,要是不嫌弃……”
“小鱼?” 陈峰眼睛一亮,“那可是好东西!比野猪肉还稀罕!快拿出来,今晚熬鱼汤,给大家都补补!”
秀莲这才小心翼翼地从布包里掏出个小塑料袋,里面装着三条巴掌大的小鱼,裹着一层盐,看着确实挺新鲜。“这鱼叫啥名不知道,反正能吃,刺少肉嫩。”
林薇也笑了:“这鱼叫石斑鱼,溪水里面常见,营养丰富,正好给小马和小周补伤口。陈峰,你去找个干净的陶罐,咱今晚就熬鱼汤。”
山洞里顿时热闹起来。刘老板和老吴去翻土准备种谷子,赵强带着小马去溪边打水,秀莲和李姐、张大妈一起摘野菜,陈峰则找了个破陶罐,用沙子仔细打磨干净,准备熬鱼汤。
林薇蹲在旁边,看着他笨拙地洗陶罐,忍不住笑:“你这哪是洗罐子,跟磨石头似的。得用软布蘸着沙子擦,不然洗不干净,有土腥味。”
“我这不是没干过这活嘛。” 陈峰有点不好意思,把陶罐递给她,“还是你来吧,我去劈柴,这活儿我拿手。”
他拎着斧头往柴堆走,刚劈了两下,就听见林薇喊:“哎,你看这是啥?” 只见她从陶罐底摸出个小东西,圆圆的,亮晶晶的。
陈峰凑过去一看,是枚硬币,五毛钱的,边缘都磨圆了。“这谁掉的?藏罐子里当宝贝呢?”
“说不定是以前住这儿的人留下的。” 林薇把硬币擦干净,放进自己的口袋,“留着吧,说不定以后还能用上。就算没用,当个念想也行,好歹是以前日子的东西。”
陈峰看着她小心翼翼揣硬币的样子,突然觉得这女医生也不是那么冷冰冰的。他笑了笑,转身继续劈柴,斧头落下的声音 “咚咚” 响,在山谷里回荡,居然有种莫名的踏实感。
夕阳西下时,鱼汤终于熬好了。陶罐里飘出浓郁的香味,混着野菜的清香,勾得人直咽口水。陈峰找了几个粗瓷碗,挨个分鱼汤,每个人碗里都有一小块鱼肉,连张大妈和小马都分到了满满一碗。
“真香啊!” 小周吸溜着鱼汤,烫得直吐舌头,“比我妈做的鲫鱼汤还香!这石斑鱼,以前在饭店吃可贵了,一份就得好几十。”
“现在不要钱,管够。” 陈峰笑着说,自己也端起碗喝了一口,鲜得眉毛都快掉了,“秀莲大姐,你这手艺绝了,比饭店大厨还厉害。”
秀莲不好意思地笑了:“就是瞎做,放了点姜片去腥,别的啥也没放。主要是这鱼好,肉嫩。”
老吴喝了两口汤,抹了抹嘴:“我活了四十多年,就没喝过这么香的汤。以前在城里,顿顿有鱼有肉,也没觉得多稀罕,现在才知道,能喝上口热汤,就是天大的福气。”
大家边喝边聊,气氛前所未有的好。老吴说起以前开杂货铺的趣事,说有个老太太总来买过期的牛奶,说便宜;秀莲讲起她和老吴处对象时的事,脸红红的;小马则说等伤好了,要跟陈峰学盖房子,以后盖个结实的木屋,不用再住山洞。
陈峰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暖暖的。从抢水吵架,到现在一起喝鱼汤,不过短短几天,这群素不相识的人,已经像家人一样了。他往火堆里添了根柴,火光映着每个人的脸,都带着点笑意,连疤痕都不那么吓人了。
林薇坐在他旁边,小口喝着汤,眼睛亮晶晶的。“你看,” 她突然说,“只要大家心齐,再难的日子也能过下去。”
陈峰点点头,没说话,只是往她碗里又夹了块鱼肉。林薇愣了一下,没推辞,慢慢吃了。
夜色渐深,山谷里静悄悄的,只有火堆 “噼啪” 作响,还有远处偶尔传来的狼嚎。但这次,没人觉得害怕。大家挤在山洞里,互相取暖,听着彼此的呼吸声,觉得格外踏实。
陈峰靠在石壁上,看着熟睡的人们,心里突然有了个念头:或许,这山谷不只是个临时的避难所,说不定,会成为他们新的家。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那枚五毛钱硬币,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心里格外踏实。不管未来有多难,只要大家在一起,就有希望。就像这火堆,只要添柴,就不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