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精选的一篇职场婚恋小说《幸福里的小日子》,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周晓琳齐伟,作者午后的岸,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幸福里的小日子》这本职场婚恋小说目前连载,更新了108322字。
幸福里的小日子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周晓琳盯着电脑屏幕上那封邮件,手指在触摸板上无意识地滑动。人力资源部的正式通知——她被调离市场策划组,转岗到客户服务部,下周一生效。
“客户满意度调查和数据录入,”邮件里这样描述她的新职责,”需具备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被重重放在她桌上,溅出几滴在键盘上。
“惊喜吗?”小林压低声音,”全办公室都知道了,就你蒙在鼓里。”
周晓琳机械地擦拭着键盘,”王经理的手笔?”
“还能有谁?”小林撇撇嘴,”听说她跟总监说,你’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周晓琳胸口发闷。拒绝商业合作是一个月前的事,王经理的报复来得迟缓却精准。客户服务部——那是个晋升无望的部门,俗称”冷宫”。
“你打算怎么办?”小林问。
周晓琳望向窗外。初冬的阳光苍白无力,像被稀释过的牛奶。她想起昨晚齐伟兴奋地告诉她,《城市画报》的主编对他的”幸福里”系列赞不绝口,打算用整整六个版面刊登。
“我不知道。”她轻声说。
下班时间,电梯里挤满了归心似箭的同事。周晓琳缩在角落,听着周围人讨论周末计划。
“晓琳,”市场部的小张突然转向她,”听说你调岗了?真可惜啊。”
周围瞬间安静了几秒,几道目光投来,有同情,也有幸灾乐祸。周晓琳的耳根烧了起来。
“嗯,周一就去客服部。”她强迫自己微笑,”正好换个环境。”
电梯门一开,她几乎是冲了出去。公司大门口,齐伟像往常一样等着,手里拿着一袋糖炒栗子——她最爱的那家小店出品。看见她,他立刻扬起笑容。
“今天这么早?”他迎上来,把热乎乎的栗子塞进她手里,”正好,刚出炉的。”
周晓琳接过栗子,突然鼻子一酸。她该怎么说?说她因为不肯利用他们的关系,被发配去接投诉电话了?说她的职业生涯可能就此停滞不前?
“怎么了?”齐伟敏锐地察觉到她的异常。
“我被调岗了。”她盯着地面,”去客服部。”
齐伟沉默了几秒,然后轻轻抬起她的下巴,”因为我?”
“不全是。”周晓琳摇头,”是我自己的选择。”
齐伟眉头紧锁,拉着她走向附近的小公园。落叶在脚下发出清脆的碎裂声,傍晚的风已经带着刺骨的寒意。
“详细说说。”他在长椅上坐下。
周晓琳把事情经过告诉他,包括王经理的刁难和同事们的反应。说到最后,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可笑的是,我居然有点后悔…后悔没答应他们。”
齐伟握紧她的手,”别这么想。你做了对的事。”
“但对的事为什么这么难?”周晓琳苦笑,”我拼死拼活工作三年,比不上一个商业合作的价值。”
齐伟没有立即回答。他剥开一颗栗子,递到她嘴边,”晓琳,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摄影吗?”
周晓琳咬住栗子,香甜的味道在口腔扩散,摇了摇头。
“因为它教会我,角度决定一切。”齐伟指向远处的夕阳,”同一个太阳,在写字楼玻璃上看是刺眼的,在这里却是温暖的。”
他转向她,”也许这不是终点,而是转折点。”
周晓琳想说些什么,手机却突然响起。是一个陌生号码。
“请问是周晓琳女士吗?”对方声音礼貌而专业,”我是《生活家》杂志编辑部主任林妍。我们对您男朋友的’幸福里’系列很感兴趣,想邀请您作为家属代表参与专访。”
周晓琳愣住了,”我?”
“是的。我们想做一期’镜头前后的幸福’专题,觉得您二位的故事特别契合。”
周晓琳看向齐伟,后者正困惑地挑眉。她开了免提,”林主任,能请您再说一遍吗?”
听完对方的解释,齐伟摇摇头,用口型说:”别勉强。”
“谢谢邀请,”周晓琳深吸一口气,”但我恐怕要拒绝。我们的关系…不是用来宣传的素材。”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我理解。不过如果您改变主意,随时联系我。《生活家》的大门永远为您敞开。”
挂断电话,齐伟一把抱住她,”你没必要为我…”
“不是为你。”周晓琳靠在他肩头,”是为我们。”
回家的路上,齐伟异常沉默。直到电梯里,他才突然开口:”晓琳,有件事要告诉你。”
他的语气让周晓琳心头一紧,”什么事?”
“《视角》杂志联系我了。”
“《视角》?”周晓琳瞪大眼睛,”那个国际摄影杂志?”
齐伟点头,”他们主编看了’幸福里’系列,想做个专访,还邀请我去纽约参加下个月的摄影师论坛。”
“这是天大的机会啊!”周晓琳抓住他的手臂,”你答应了吗?”
“我…”齐伟犹豫了,”论坛为期两周,加上来回至少要二十天。”
周晓琳的笑容僵在脸上。二十天…不算长,但对刚确定关系的他们来说…
“你应该去。”她听见自己说,”这么好的机会,不能错过。”
齐伟深深看着她,”你确定?”
“当然!”周晓琳强迫自己语调轻快,”我还可以帮你准备作品集呢。”
电梯门打开,周晓阳正站在门口,举着手机,”家人们!重磅消息!我姐夫要登上国际杂志啦!”
周晓琳扶额,”周晓阳!你又偷听!”
“什么叫偷听?”周晓阳理直气壮,”电梯口是公共区域好吗!”
齐伟无奈地笑了,”晓阳,还没确定呢。”
“必须去啊!”周晓阳一把搂住齐伟的肩膀,”姐夫,你这是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啊!直播间家人们都支持你!”
客厅里,李桂芳正戴着老花镜研究一本英文杂志——周晓琳认出那是《视角》的最新一期。
“小齐啊,”李桂芳兴奋地招手,”这上面说的摄影师论坛,是不是邀请你了?”
齐伟惊讶地问:”阿姨怎么知道?”
“你周叔叔的老同学在文化局工作,今天特意打电话来说的!”李桂芳眉飞色舞,”听说能被邀请的中国摄影师不超过五个!”
周大海从书房走出来,手里拿着一本相册——是齐伟之前送给周家的”幸福里”影集。
“小齐,”他罕见地主动开口,”这个机会很难得。”
齐伟接过相册,轻轻摩挲封面,”叔叔,我有些顾虑…”
“年轻人,要以事业为重。”周大海语气坚定,”晓琳会理解的。”
周晓琳站在一旁,心里五味杂陈。父亲说得对,她当然理解…只是理解不代表不会想念。
晚饭后,周晓琳帮齐伟整理要提交给《视角》的作品。他的书房很小,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墙上钉着几十张照片,全是幸福里的日常瞬间——晨练的老人,放学的小孩,买菜归来的主妇…最显眼的位置挂着周家四口排队接水的那张。
“这张是我最喜欢的。”齐伟从身后环住她,”知道为什么吗?”
周晓琳摇头。
“因为里面有你们。”他的下巴抵在她发顶,”遇见你们家后,我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幸福里’。”
周晓琳转身面对他,”所以你在犹豫要不要去纽约?”
齐伟叹了口气,”二十天太长了。而且…”他欲言又止。
“而且什么?”
“如果…如果他们喜欢我的作品,可能会有更长期的合作。”齐伟艰难地说,”可能需要…常驻国外。”
周晓琳如遭雷击。常驻?那意味着至少半年、一年…甚至更久。
“你从没提过这个可能。”她声音发颤。
“因为我还没决定。”齐伟握住她的手,”晓琳,对我来说,你比任何机会都重要。”
周晓琳抽回手,”不,不该是这样。爱情不该成为事业的绊脚石。”
“但我不想离开你。”齐伟声音低沉,”尤其是现在,你工作不顺心…”
“我的工作是我的事。”周晓琳突然激动起来,”我不需要你为我牺牲!”
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齐伟的表情像是被刺了一刀。
“我不是那个意思…”她急忙解释。
“我知道。”齐伟苦笑,”你说得对,我们都不该为对方牺牲职业发展。只是…我害怕距离。”
周晓琳沉默了。她也怕。怕时差,怕疏远,怕激情被距离慢慢消磨…但更怕成为拖累对方的那个人。
“我们…再想想?”她轻声提议。
齐伟点点头,两人陷入沉默,只有翻动照片的沙沙声在房间里回响。
深夜,周晓琳辗转难眠。手机屏幕亮起,是齐伟发来的消息:”还在想纽约的事?”
她回复:”嗯。你呢?”
“我查了航班,最快也要16小时。”
“时差12小时。”
“我们可以早晚视频。”
“你忙起来可能根本没时间。”
对话陷入僵局。过了几分钟,齐伟发来最后一条消息:”睡吧,明天再想。无论如何,我们在一起。”
周晓琳盯着这条消息看了很久。是啊,无论如何,他们在一起…即使相隔半个地球?
客厅传来轻微的响动。周晓琳推开门,发现父亲正在泡茶。
“爸?这么晚还不睡?”
周大海递给她一杯,”安神的。看你房间灯还亮着。”
周晓琳捧着温暖的茶杯,突然眼眶发热,”爸,如果是你,会怎么选?”
“选什么?”
“事业和…感情。”
周大海啜了一口茶,”当年我有个去北大进修的机会,两年。”他看向窗外,”你妈刚怀上你。”
“你放弃了?”
“嗯。”周大海点头,”但我不后悔。因为后来有了你和你弟,这就是我的选择。”
周晓琳喉咙发紧,”那如果…如果当时妈妈坚持让你去呢?”
周大海罕见地笑了,”那你妈就不是李桂芳了。”他放下茶杯,”晓琳,人生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两个人要同频。”
同频…周晓琳反复咀嚼这个词。她和齐伟现在频率一致吗?
回到房间,她重新翻开齐伟的作品集。这次不是匆匆浏览,而是一张张细细品味。照片里的幸福里平凡却温暖,每个人物都鲜活生动。齐伟的镜头从不居高临下,而是平等地捕捉普通生活中的诗意。
最后一页是他的创作手记:”摄影于我,不是猎奇,而是发现;不是创造,而是记录。真正的美不在远方,而在身边人的一颦一笑间。”
周晓琳的视线模糊了。这样真诚的才华,值得被更多人看见。而她…怎么能成为束缚他的枷锁?
她拿起手机,给齐伟发了条消息:”你应该去纽约。不仅要去,还要让他们看到中国摄影师眼中的世界有多美。”
几乎是立刻,齐伟回复:”那我们的’幸福里’呢?”
周晓琳微笑着打字:”它会等你回来。我也会。”
发完这条,她如释重负。窗外,第一缕晨光已经悄然爬上窗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