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文学
一个酷酷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苏澜每个月都能收到亲妈的一次电话。

两个人常年不相见,没有什么话题,但是亲妈的话往往很有道理。

比如说让她学本事,学到手的才是自己的。

有本事的人才会更自由,才能自己做主。

她长大了想做什么都行,学医就更好了,毕竟家里有一点儿资源。

如果要是实在不想学习,亲妈也不强求。最起码不学坏……

苏澜亲妈电话里经常和她说这些。

亲妈回来能把苏父骂的狗血淋头。

在苏澜眼里就是有本事,是自己做主。

苏澜想做这样的人。

所以苏澜从最初努力学习是想争夺长辈们的目光,变成了想好好学习,做个有本事的人。

苏爷爷家里钱不多,医书挺多的,不是什么绝世孤本。

但是这些书籍即使是学个皮毛,做个中医大夫是没问题的。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百草经》……苏爷爷的书架占满了整个墙。

这些经典的传承古籍苏家多了去了。

还有祖上的医案。

苏澜从小就看医书。

做一个好的中医大夫,不仅要有天赋,还要有良好的记忆力。再就是坚持下去的毅力。

这些苏澜都做到了。

苏澜是在奶奶家住,都没在亲爸的眼皮底下。他不知道苏澜从小就看医书。

苏爷爷也不会理会她。

苏铃兰十六那年奶奶病逝。

老太太的爱不能全部给她,但这些年她真心的陪伴了苏澜的长大。

苏澜哭得特别伤心。

苏爷爷对这个孙女完全不在意。

亲爸都不疼爱,苏家人对苏澜也不亲近。

倒是二伯家比她小一岁的小堂弟对她还有几分亲切。

每个学期都去她班里看看她。

和苏澜说有人欺负她的话,记得要和他说。

剩下的苏家人和她都没关系。

十六岁的苏澜可以照顾自己了,她完全能支配她父母给她的生活费了。(苏父当然是不情愿的,而且抚养费也只给到了18岁)

她不喜欢寒暑假,因为要回去爷爷那里。所以在苏澜十六岁的时候, 她就希望有自己的房子。

所以她很小就会管理自己的钱财,会过日子。为的是攒钱买房子。

其实苏家人都知道她学习好,但是没有人对她上心。

高考的时候,她考上了全国最好的中医药大学。

好像那个时候爷爷才发现这个孙女挺出色。

苏澜肯定不会在老爷子伸个橄榄枝时,她就屁颠屁颠的回去。

苏家也觉得她不过是个大学生而已,她不愿意亲近苏家就不亲近吧!

也没有一个人问过她,她的大学学费怎么办?

但没有想到苏澜一路考研考博,二十六岁毕业。(因为她上学的年纪早。)

成了苏家族里学历最高的人,而且她在读研时被一个真正的中医大家看中收徒了。

苏家昨日的再搭不理,如今得到的只能是高攀不起。

苏爷爷也还以家中的几个秘方引诱苏澜回归。

真是开玩笑。

苏澜年纪小时苏爷爷对她不设防。

家里几个珍藏的方子和药物炮制的方法,苏澜十一二岁的时候就知道了。

苏父曾经还妄想借着苏澜把他儿子弄进医院里。

因为这个时候,医院的编制是相当吃香的。

苏澜绝对是不可能同意的,他是做梦!

幸好,苏澜亲妈建议她暂时不要买房子。她没有固定资产。

一辆车还是单位的。

苏澜在给自己买的意外险、寿险的时候,顺位受益人,她顺手填了亲妈的名字。

当时也不知道是咋想的。

亲妈这几年也回国了,她理财的时候,苏澜不想费脑子也跟着她走。

甚至自己的那点小钱还让她帮着打理,收益一直是不错的。

苏澜的账号密码什么的,亲妈都知道。

苏澜没工作之前的钱都是亲妈给的。

包括她后来一直读书的学费。

亲妈给的关爱不多也不细致,但是该尽的责任不缺。

苏澜再次觉得万幸。

苏澜的钱财不会落到那个渣爸手里。

哦,还有小堂弟。他买房子的时候苏澜借给他一笔钱。

苏澜死了,小堂弟挺滑头的,不会傻到把钱还给渣爸。

就当是那几年他给自己温暖的回报。

苏澜住宿那里值钱的东西大概就是她的金首饰。

渣爸是不会放过的。

他拿走一半,大概也够他给自己的抚养费了,两不相欠挺好的。

再就是恩师,他一个月前逝世了……

苏澜收起自己的心思,前世种种没有什么牵挂了。

都烟消云散了。

从现在有新的开始了。

相同的是今世,应该和上一世一样吧,孤独的时候多。

这两年先苟着,过几年中医不受打压了,她当个中医大夫,以自己的医术可以养活自己的。

苏澜的医术达不到出类拔萃的程度,疑难杂症攻克不了,治个小病还不错的。

尤其她在针灸方面是很有天赋的……

招呼一下系统,还是没有回应……

宋桂杰下班的时候就带苏铃兰回家了。

苏铃兰把这几天大家给她的东西带走了。

中午的饭菜依然是宋桂杰从食堂打回来的。

苏铃兰乖巧的拎着饭盒跟在她的身后。

宋桂杰先去邻居家把女儿抱回来。

老太太看孩子精力上不去,孩子的卫生就差一点。

早晨孩子送过去的时候是干干净净的。此刻回来身上就有尿骚味。

宋桂杰第一件事就是给孩子洗洗。

苏铃兰麻利的将孩子换下来的衣服洗了晾在院子里。

家里突然多了个陌生人,小丫头眼睛滴溜溜的跟着苏铃兰转。

苏铃兰伸手想抱抱,小丫头吓得突然抓紧了妈妈,还把脸埋在了妈妈的身上。

过了一会儿,还悄悄的抬起头来看看苏铃兰。

发现苏铃兰在看她,然后又把头埋起来。

那小样儿可好玩了。

顾珍珍胖嘟嘟的,黑溜溜的眼睛一看就是个聪明孩子。

小脸蛋光滑细腻,脸上的小绒毛清晰可见。

苏铃兰真想试试手感的。

碍于亲妈在,她没动手。

等下午的时候顾珍珍落在她手里,她非要满足一下自己不可。

“珍珍,这是姐姐!”宋桂杰说道。

小丫头闭着嘴不说话。

宋桂杰说这孩子还不怎么会说话,只会喊爸、妈和哥。

顾家住的是平房,有个小院。

院子不大,很整洁干净。

除去道路,空地上种了蔬菜。窗前的地方还种了花。

南面的院墙也是,就是大门两边,种的金银花。长得很旺盛,墙边还搭了架子,任它攀爬。

总之,院子里是一片生机盎然。

苏铃兰麻利的洗完衣服,然后进屋放好桌子,摆好饭菜。

这时候宋桂杰的二儿子已经回来了,他叫顾宪文。今年也是十七岁。

宋桂杰给顾宪文介绍苏铃兰,还让他叫姐姐。

这小子跑得满头是汗,“苏姐姐!”

他叫是叫了,还上下打量着苏铃兰。

好像并不太喜欢苏铃兰。

苏铃兰也没有资格在意,她就当做看不见。

中午,顾局长几乎是不回家吃饭的。

准备吃饭的时候苏铃兰很识趣的,并没有坐下。

因为她是做保姆的。

主家把它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要看主人的态度。

宋桂杰还是那么和蔼。“你这孩子!

坐下吃吧!”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顾宪文吃饭吃的像风卷残云一样。

桌子上的饭菜有一半进了他的肚子。

苏铃兰也就吃了七分饱。

现在这年月城里吃但是供应粮。

供应粮对于饭量大的人来说根本就不够吃,比如说有顾宪文苏铃兰这样的半大小子的人家。

顾宪文吃完饭才高兴起来,因为发现有她,就不用他捡碗了。

他乐呵呵的回自己房间了。

就是几个人的碗筷,加上饭盒特别好刷洗。

苏铃兰三下两下就收拾完了。

“……刚才我和隔壁的李奶奶说了,珍珍我就不送过去。

珍珍这孩子虽然有点怕生,但是她不爱哭!

你这会儿和她熟悉熟悉……”宋桂杰说道。

这年月要么是自己家孩子多,要么就是邻居家孩子多。

大孩子看小孩子好像是必备技能。

宋桂杰根本就没考虑过苏玲兰不会看孩子的事。

苏铃兰也不是真正的十七岁,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她用手一会儿遮脸,一会又露出来,和孩子躲猫猫。

一会儿用手戳戳她胖胖的小腿小胳膊。

顾珍珍咯咯咯的直乐。

幼童清脆的笑声真的很治愈。

苏铃兰现在哄她不只是生存的需要,更好像是心灵的需要。

宋桂杰让她去右边的那间屋。

原来这是她大儿子住的房间,她大儿子当兵去了。

被褥都是干净的,拿出去晒晒,晚上就用吧。

宋桂杰说她家不知道在这里住多久,反正她家要是不搬走的话,苏铃兰就住在这儿吧。

搬走的原因,宋桂杰没有说,她不多说,苏玲兰不多问。

宋桂杰又说,孩子出生落户了就有口粮,珍珍能吃几口饭呢。她的口粮就全富余出来了。

她家老顾又在单位吃饭的时候多,在单位吃饭用的粮票少。

别看顾宪文饭量大,但她家口粮够吃。

她下回吃饭的时候不用那么拘谨。

宋桂杰看出来苏铃兰没吃饱了。

中午还剩了一个馒头,她还没吃饱。你这是何苦呢?

宋桂杰温言细语的和她说的这些,还找了一套旧衣服,让苏铃兰改改穿。

苏铃兰瞬间就眼眶发热了。

苏铃兰主动说她做晚饭。

“那你就试试!

不行的话就等我回来做!”宋桂杰想着她回家后有人看孩子了,她做饭不成问题了。

“珍珍吃蛋羹吗?晚饭要给蒸蛋羹吃吗?”苏铃兰问道。

“你这孩子还挺细心的。

要是会做的话,你就做一个……”

苏铃兰觉得自己的厨艺还行,问题是她家里是煤球炉子和煤油炉子。

这两样东西的使用方法可要学一学。

这东西用起来也不难,宋桂杰三言两语的苏铃兰就学会了。

宋桂杰又说了点琐事,她就去休息了,顺手也把女儿抱回去了……

宋桂杰该去上班了,顾珍珍睡得像小猪一样。

她就让苏铃兰去他们卧室看着女儿。

苏铃兰觉得现在的人可真朴实。

她们才认识几天呢,宋桂杰就敢把女儿和这个家交给一个陌生人。

苏铃兰觉得自己肯定要对得起宋阿姨的这份信任。

宋桂杰这么无所谓,是因为家里值钱的东西,本来也没有什么。

她丈夫已经做了安排,家里没钱。

至于用的东西,过些日子说不定是谁的呢。

她有什么可在乎的?

再说到她女儿。

苏铃兰怎么着也不会是人贩子。

而且她确实也觉得苏铃兰这姑娘挺好的。

她在公安的女宿舍里住了三天。

她没动过任何人的行李,一直都是睡在光床板上。

这就很难得。

宋阿姨上班去了,顾宪文出去了。

苏铃兰趁着真真没醒赶紧去打了盆水插上门,痛快给自己从头擦到脚。

因为这个小卧室属于她一个人的,擦洗的时候就不那么提心吊胆的,生怕有人敲门。

她换上干干净净的衣服,就去院子里摘了豆角,和黄瓜,还薅了菠菜,洗干净了。

苏铃兰时刻注意着屋里的动静,没几分钟就进屋去看一次。

她的主要职责是看孩子,所以这孩子不能有一点闪失。

顾珍珍醒了之后一看,眼前的人不是她熟悉的。

小丫头就咧着嘴要哭。

苏铃兰抱起来哄着、晃着,又给她唱歌听。

后来是没哭出来,可是眼泪汪汪的半下午。

这可真是个乖孩子。

苏铃兰也有机会捏着她那肉嘟嘟的小脸儿了。

小腿软乎乎的,小屁屁可有弹性了。

苏铃兰忍不住一会儿戳一下,一会儿捏一下。

当然她下手是很轻的。

手感真好。

苏铃兰这么做还把小丫头逗乐了。

乐的时候眼泪还在眼圈里呢。

小模样特别让人心软。

屋子正堂上有一个马蹄表,苏铃兰看着时间去做饭。

等宋桂杰回家的时候,饭菜也做好了。

一大盘炒豆角,一盘凉拌黄瓜。一个菠菜汤。

桌子上还有一碗鸡蛋羹。

这鸡蛋羹蒸的极好,像嫩豆腐似的。

主食是蒸米饭。

宋桂杰是很惊讶的。

苏铃兰看着孩子还能把饭菜做得这么好。

顾珍珍是个挺好哄的孩子。

苏铃兰下午的时候在院子里晒一大盆水。

水热乎乎的。

她把做饭的时间提前了,外头的温度还没有降下来。

水盆放到厨房门口,她把顾珍珍扒个干净扔里头。

小丫头玩水玩的可开心了。

苏铃兰就一边做饭,一边回头看着小丫头……

宋桂杰夸赞苏铃兰真是个能干的丫头。

顾局长家里多了个人还是不放心的,所以今天和宋桂杰前后脚到家了。

回来看着做好的饭菜,还有开开心心的小闺女。

他觉得还行。

顾宪文回来看见桌子上摆的饭菜,先用手捻起来一根豆角放进嘴里。

“妈,今天的菜挺好吃啊?”

“赶紧洗手去?”宋桂杰使劲拍了儿子的手一巴掌……

炒菜的时候只有油没有肉,油还不能随便倒。

菜的滋味能达到这种水平,宋桂杰一家都很满意。

苏铃兰对这个家里的人也很满意。

顾局长话不多没挑剔她,顾宪文也没有吆五喝六的。

不过看得出来,顾宪文对她好像有防备。

这是无所谓的事。

吃完晚饭之后,宋阿姨帮着她一起捡碗。

宋桂杰看着苏玲兰身上穿的衣服。

这是她同事给的。

一点都不合适,上面布丁好几块。

还有一块布丁,应该重新缝一缝了。“我忘了告诉你针线在哪里了吧?”

宋桂杰说着就去找针线了。

苏铃兰这下犯难了。

她前世和今生可都不会做这些。

宋桂杰把针线拿出来,就看见了苏玲兰的为难的表情。“你不会?还是忘记针线活怎么做了?”

不等苏铃兰回答,“一会儿我给你改改……”

吃了饭之后,顾珍珍就一直在顾局长身边了。不用别人看孩子了。

这个老父亲很疼女儿。

宋桂杰就有空闲给苏玲兰改衣服了。

衣服有好几个地方需要改动,宋桂杰先是拆,然后又用缝纫机缝合。

苏铃兰就在旁边看着她。

宋阿姨温温柔柔,典型的贤妻良母。

挺晚了,她才改完一件上衣。

苏铃兰觉得挺过意不去的。

她是当保姆的,结果还让主家给她干活。

宋桂杰真是非常细心体贴的人。

她给苏铃兰拿来了一包卫生纸,还有两条手工小内内,是新的呢!

这是女性必备品啊!

她拿了一些票儿,还有十块钱。

五块钱是给苏铃兰的,她需要什么就自己去买。

有五块钱是让她买菜的。

院里这家小菜地种的菜根本不够吃……

苏铃兰勤快肯干,主家不挑剔。

所以相处的很愉快。

苏铃兰早晨吃过早饭就抱着顾珍珍出去买菜。

这时候气温还不高,孩子也愿意出去。

卖菜的地方离这里也不远。

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她就回来做午饭。

顾珍珍洗澡倒是洗得勤了,中午洗一回,下午洗一回。

除了在澡盆里老实,她在别的地方就东跑西颠儿的。苏铃兰就很难做饭了。

顾宪文抱着妹妹都说,妹妹变香了。

身上没味道了。

苏铃兰在这里安安稳稳的过了一个星期。

系统一直沉默着,没有消息。

这个时候,顾宪文已经确定了要下乡。

而且是去条件艰苦的陕北。

顾局长告诉顾宪文,他要走一走先辈走过的路,看一看先辈们当年战斗的地方。

苏铃兰的房门没关,在屋里能够清清楚楚的听见他们在客厅的说话。

这话也只是说的好听吧!

那苦是那么容易吃的吗?

顾宪文什么话也没说,他爸说的话他要么是点头,要不是答应一声。

苏铃兰觉得顾局长没必要这么大公无私。

只要响应国家政策去下乡就行了吧!

走走革命前辈走过的路,就是说的好听。

能走出个啥来?

真不如选个好地方下乡。

但这是人家的事,她就是一个小保姆。

她也是刚才进屋的时候忘了关严门,才听了这么几句。

她赶紧把门关严了……

接下来的几天,宋桂杰就帮儿子准备东西。

苏铃兰跟着打下手了,一句话也不多说。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