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九年。
天灾不断,乱世将至。
月牙山上空,盘旋着上百只鸟儿,久久不愿散去。
江小棠茶色的眼睛,紧紧的盯着远方的鸟群,秀眉紧蹙。
“姐,你都在这看半天了,咱们该回家吃饭了。”江小朗满头大汗,一张脸上满是尘土,一屁股坐在地上,怀里还抱着鸟蛋。
江小棠瞥了一眼,坐在地上的弟弟,抱紧怀里的背篓,揪起弟弟的衣领,提着往山下走。
“小朗,出大事了,我们要赶紧下山。”
“姐,慢点慢点,鸟蛋都要碎了。”江小朗小心翼翼护着怀里的鸟蛋。
三天前,江小棠在去给土地庙上香时,竟被雷劈了,还莫名其妙地恢复了前世记忆。
原来她不仅是江家村的江小棠,还是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江棠。
大学毕业旅行出了车祸,意外穿成江家村的小婴儿,来到江家村已经十五年了。
上一世的江棠无父无母,勤学苦读二十年,很不容易从孤儿院挣扎出来,还没享受美好人生就死了。
大概是老天可怜江棠,又给了她重活一次的机会,让她重生到曾经看过的一本书中。
可是为什么,要让她穿到一本,只看了几页的书啊,还是一本古代灾年文,是个书里提都没提到的路人甲。
江小棠现在回忆这本书内容,记忆都非常的模糊,她只看了一点开头和简介,隐约记得永历九年会有一场大规模的蝗灾。
这场蝗灾是一切苦难的开端,让大魏国的百姓死伤无数、饿殍遍野。
经过三天的消化,江小棠才渐渐接受这个事实。
虽然这里生活不如现代便利,但是这里不仅有疼爱她的父母,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弥补了上一世没有亲人的遗憾。
虽然那本书没有全部看完,但简介中描述的灾年信息已经提前知道,总有办法能熬过去。
今天清晨,江小棠是被一声声鸟鸣唤醒的,鸟叫声格外的密集。
她心中隐隐不安,不顾头顶的烈日,爬到山腰上观察周围和往日的不同之处。
蝗灾来临前肯定会有所变化,也许这些变化微乎其微。
江小棠作为一个生活在都市的现代人,显然不懂这些的。
刚才急着提弟弟的衣领下山,是因为一道电子机械音突然在她脑海中响起。
【叮!蝗灾将在三天后来临。】
江小棠试图在脑海中呼唤醒这道声音,并无人回应。
她接受力良好,既然都能穿书,还有什么不能发生的事。至于这道声音应该就是系统,但现在最要紧是眼前的蝗灾,系统的事回来再研究。
江家村这边的水稻,一般九月末进行收割,现在田地里的稻子正处在最后的灌浆期。
起码要到十天后才能进行收割,现在收割会减损产量。村民日子都不好过,一年的口粮都指望着这次收成,肯定有些不愿现在收割水稻。
回家的路上,江小棠沿着稻田走,仔细观察着水稻的情况,只见几只黄绿色的蝗虫,正在啃食稻穗。
江小棠用衣摆裹住手臂,刚想伸手去抓,十几只蝗虫就煽动着翅膀,飞到远处的田里。
抬头四望,几乎每家田里,都会有几只蝗虫在啃食稻穗。江小棠心中吸了一口冷气,没想到蝗虫数量,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
“姐,你抓虫干吗?又不好吃。”江小朗脸蛋红扑扑的,喘着粗气,疑惑的看着姐姐的行为。
江小棠叹了一口气,食指戳了一下弟弟的脑门。
“你脑袋里除了吃,还有什么。”
江小朗一脸憨笑,跟在姐姐身后。
姐弟两人走过一段凹凸不平的山路,看到三间土坯房,门前有一棵粗壮的枣树,那就是江小棠的家。
父亲江二柱是老实的庄稼汉子,母亲李巧娘贤惠能干,把家里置办得井井有条。家中现在有三个孩子,老大江小棠今年十五岁,老二江小朗和老三江小荷,是龙凤胎今年十岁。
爷爷奶奶一共有两个儿子,老宅只有三间土坯房,孩子大了,人多住不开。父亲就带着一家人搬了出来,经过这几年的修修补补,才有了现在的小院子。
院子中最大的一间主屋,是江二柱和李巧娘在住,旁边腾了一小块地方供全家吃饭。东边是江小棠和妹妹江小荷在住,西边则是弟弟江小朗在住。
“吱呀!”
破旧的木门被江小棠从外推开,还没踏进院子,就听到母亲在厨房做饭的声音。
“娘,我和弟弟回来了,没有在山上多待,采了一些药材就下山了。”
江小棠五岁那年,跟着村里面的赤脚大夫学医术,一开始还有几个男娃一起竞争,但江小棠脑子最聪明,背书也快,直接脱颖而出。
老村医现在年龄大了,被儿子接到县里面去养老了,这两年村里大大小小的病都是江小棠治疗。
江小荷正在院子里缝补衣物,看到姐姐就飞奔过去,仰起脑袋抱住姐姐撒娇,圆溜溜的眼睛盯着姐姐看了一圈。
“姐姐,你衣袖怎么破了。”
“嘘~没事,应该是刚刚爬山不小心划破的。”江小棠小声示意妹妹,不要被母亲听到。
江小荷摸了摸姐姐的衣袖,破了一道口子。“没事姐姐,我来帮你缝补。”
江小棠摸了摸妹妹的脑袋,笑着点了点头。
转身把背篓里的药材晾晒在竹筛上。
走到厨房门口,看母亲还没有出来,慢慢向里探头:“娘,我回来了,爹不在家吗?”
李巧娘一抬眼就看到江小棠干裂的小嘴儿,放下手里的菜,转身端起灶台上的温水,塞在江小棠手中。
“都那么大的人了,还不会照顾自己。看你嘴巴干的,先喝点水润润嘴。你爹去打水了,等会儿就回来了。”
江小棠冲母亲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端起水大口大口的喝着,瞬间浑身舒展。
江小朗钻进厨房,把怀里的鸟蛋放到瓷碗里。
“娘,你看我捡的鸟蛋。”
李巧娘低头一看,足有一小碗,摸了摸江小朗的脑袋。
“又偷偷爬树了是不是?看你一脸的灰,赶紧去洗洗,说了你几次都不听,爬那么高摔倒了怎么办。”
“娘~知道了,我下次会小心的,现在就去洗脸。”江小朗抱住母亲的衣袖擦擦脸,在李巧娘生气的时候快速跑开。
“臭小子!看看你给老娘弄得,一天天的找打。”李巧娘抓起手里的东西就要扔过去。
“娘,是鸟蛋,别砸了。等会煎着吃,砸了多可惜。”江小棠抱着李巧娘的胳膊,把鸟蛋放回小碗中。
“娘,我回来的路上,发现田里有好多蝗虫,有些稻穗都快被吃光了?”
“什么?小棠,这蝗虫多年都没有出现了,别是看错了吧。”李巧娘连忙放下锅铲问自家闺女。
“没看错,我曾经跟随师傅下乡行医,看到过,不过这次的蝗虫个头大、翅膀长,我怀疑可能会形成蝗灾。”
“天杀的,明年一家子口粮,都指望这次的收成呢。”李巧娘午饭也没心思做了,她闺女从小见识多,说是蝗虫肯定错不了。
“小棠快带娘去田里看看。小朗、小荷你们俩在家看门。”
江小朗眼巴巴地看着娘和姐姐走出院子,虽然很想跟着出去,但还是乖乖地听母亲的话,没有跟上去。走到柴堆前,抱起一捆木柴向厨房走去。
江小荷跟在哥哥身后进了厨房,看到母亲准备一半的午饭,熟练地撸起袖子开始做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