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知青们目瞪口呆,张云青紧闭双眼,正要说些什么,一个弱弱的声音传了过来。
“我不许你这么说南枝,虽然南枝家很有钱,过去还开过百货公司,但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如今南枝能主动下乡插队,就说明她已经改过自新了。”
“啪”
张云青一巴掌拍到自己的脑门上,转头看向出声的李梦琪,“你闭嘴!”
“还不赶紧滚回来,自己一个人蹲在墙角像什么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给你气受呢。”
张云青气愤,心里憋屈,越看李梦琪越头疼。
李梦琪下乡一年,过去看着挺正常一人,虽然干不了多少活吧,也不至于拖后腿,平日里看着沉默寡言不爱说话,人缘没有多好,但至少不招人烦。
但这丫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三天前一觉睡醒就跟变了个人一样,话多且厚,动不动就整那精神病出儿,跟众人都负了她似得。
好在她对他们精神病的时候少,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缠着莫知书,搞得莫知书现在连门都不敢出了,饭都是在屋子里自己吃的。
今儿也不知道又抽的什么风,把这精神病样发挥到了沈南枝身上。
“哦”
李梦琪可怜兮兮的应了一声,起身磨磨蹭蹭的走到饭桌前在自己的位置坐好,伸手拿起一个窝头就肯,她本来就是在演戏,如今有个台阶自然老老实实下了,她可不想半夜饿到睡不着觉。
见李梦琪终于消停下来,张云青又转向周城,周城虽然依旧是一副不服气的样子,但此刻嘴里已经塞满,活脱脱一饿死鬼托生,暂时是说不出什么话了。
张云青舒了一口气,他这一天天过得都是什么日子,操心这个,担心那个,再来几回,他不得老十岁。
众人虽然都消停下来,但时不时扫向沈南枝的目光就没断过。
虽然张云青武力镇压了李梦琪和周城,但两人说的话众人却都听进了心里,对沈南枝这心里便产生了一个隔膜,毕竟谁也不喜欢自己身边有一个剥削阶级分子的存在,尽管这个剥削阶级分子还没有剥削他们,但万一以后剥削呢?
不说别的,沈南枝就是上工的时候干活慢点,工分拿的少一点就是对他们的剥削啊。
当然还有一点隐秘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心里大多都羡慕嫉妒沈南枝过去的生活,但这一点是不能明说的。
众人的目光,沈南枝自然是感受到了,但她也没着急解释,一个是觉得没必要,二是她没有到处和人解释的爱好,等房子一盖好,她就会搬出去单过,和这些人相处的日子还真不多,就更没必要了。
第二天老知青上工,新知青可以休息一天买买东西,熟悉熟悉环境。
沈南枝这边刚吃完饭,沈有粮就带着人过来了,他是来和沈南枝商量盖房子的事情的。
老知青们已经上工,院子里只留下几个新知青正商量着去公社买东西,见沈有粮来找沈南枝,一个个都好奇的看了过来,待听到沈有粮说沈南枝要盖房子时,周城第一个跳了起来。
“我就说,我就说沈南枝果然是资本家做派,咱们都住集体大通铺,她偏要自己再盖间房子,大队长还同意了,我不服!”
钱串串几人……
“不服你也自己盖一个呗,谁也没说不让。”
“对啊。”
周城眼睛一亮,瞬间就窜了出去,不过片刻就蔫头耷脑的回来了。
卫清挑眉,“怎么?大队长不同意?”
周城摇头,脸色特别难看,大队长不是不同意,但要自己拿钱,他又没有钱。想到这里,周城回头气愤的瞪了沈南枝一眼,撇嘴。
“我可不搞这资本家做派。”
钱串串几人对视一眼,转头向沈有粮走去。
沈有粮刚和沈南枝说完盖房子的事儿,转身正要离开便碰上了钱串串几人,“有事?”
几人点头,钱串串开口。
“大队长,村里还有宅基地吗?我们也想自己盖房子。”
沈有粮没说话,默默地看了几人一眼,这回来插队的娃娃都这么有钱吗?
“有,就在沈知青那块宅基地旁边,还能盖两间。不过要提前说好,盖房子的钱你们自己拿,但房子盖好之后你们只有使用权,没有买卖权,你们回城里之后,这房子是要归大队所有的,你们还盖吗?”
“盖!”
几人点头,他们家里条件虽然没有沈南枝家好,但下乡时父母怕他们吃亏,都给拿了不少钱,可能一间盖不了,但两人合伙盖一间还是可以的。
沈有粮目光在四人身上巡视一番,开口。
“你们谁盖?”
钱串串,“我和飞飞盖一间。”
于扬不爱说话,卫清便站了出来,“我和于扬盖一间。”
沈有粮,“可以,我给你们批手续,你们自己找沈知青去看看宅基地,若是相中了,就趁着农忙前赶紧盖起来。”
“是。”
几人点头,一脸兴奋的向沈南枝跑了过去。
周城看着几人离开的背影脸色再次红橙黄绿蓝靛紫,咬牙,“你们不去公社买东西了?”
卫清挥手,“周知青,你自己去吧,我们下午再去。”
买东西哪有盖房子重要,他们也不喜欢和一堆人住一起啊,如今能有机会自己盖房子,不得抓紧点嘛。
“你们……”
周城气愤,“就堕落去吧。”
几人早就跑没影了,谁也没听到周城的话。
钱串串几人找到沈南枝,看了宅基地,都表示很满意,这个位置既在知青院的范围内,又不会离集体太远,既能和大家伙交流,又能有自己的隐私,不错不错。
众人都很相中,找沈有粮批了手续,当天下午便如火如荼的干了起来,需要的材料什么的都是来盖房的村民给他们张罗着找村民们买的,他们只需要拿钱就可以了。
有了村里人的帮助,盖一间三十平的土坯房加上给盖房村民的报酬,只需要二百元左右。
这还是因为他们是外地来的知青,房梁什么的需要花钱买,还因为没办法给村民们及时提供午饭,便一天给一块钱的报酬,才花费这么多,否则更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