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的节奏像骤然拧紧的发条,课业压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理科重点班(3)班的气氛更是如同绷紧的弦,空气里弥漫着公式推导的硝烟味。周雨晴沉静地适应着新环境,身边依旧是林致远冰冷的镜片反光和陈默低垂的蘑菇头,构成她熟悉的“稳定三角”。只是偶尔,在课间喧闹的缝隙里,或者在老师转身板书的瞬间,她的目光会无意识地掠过教室后门的方向,像在确认某种无形的坐标。
下午最后一节,物理课。
讲台上,新来的物理老师姓张,声如洪钟,板书遒劲有力,正在深入剖析一道结合了电磁感应和复杂动力学的综合题。粉笔灰在透过窗户的光柱里飞舞,空气里是紧张的思考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这里的关键,在于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它直接决定了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张老师用粉笔重重敲击着黑板上的示意图,目光扫视全班。
周雨晴凝神听着,笔尖在笔记本上流畅地记录着关键点和自己的思考。突然,教室后门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吱呀”声,在一片专注的寂静中显得格外突兀。
几乎全班同学,包括讲台上的张老师,都下意识地朝后门望去。
一个高大的身影,带着几分刻意收敛的、却依旧掩不住张扬气息的身影,正猫着腰,试图以最小动静溜进来。许朝阳!他穿着文科班的校服,怀里抱着一个崭新的笔记本和一支笔,脸上挂着一种混合着“好学”和“被抓包”的讪笑。他目光飞快地扫过全班,精准地捕捉到前排那个熟悉的、挺直的背影,嘴角的弧度不自觉地上扬了几分,随即又努力绷住,对着看过来的张老师露出一个极其“乖巧”的笑容。
张老师显然有些意外,推了推眼镜:“这位同学,你是……?”
“报告老师!”许朝阳立刻站直,声音洪亮,带着文科生特有的流畅,“我是高二(7)班的许朝阳!听说张老师您讲力学和电磁学结合部分特别透彻,我……我对物理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虽然选了文科,但不想放弃对基础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所以斗胆申请旁听!保证遵守纪律,认真学习!”他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情真意切,配上那张极具欺骗性的阳光笑脸,很难让人拒绝。
张老师愣了一下,大概是被这“跨学科热爱”的劲头打动了,又或许是觉得多一个学生听讲也无妨,便点点头:“哦……好,好!有求知欲是好事!找个空位坐下吧,安静听讲。”
“谢谢老师!”许朝阳如蒙大赦,目光迅速锁定最后一排靠角落的一个空位,几乎是踮着脚尖溜了过去,动作麻利地坐下,翻开崭新的笔记本,一副“我要开始汲取知识精华”的认真模样。
教室里的目光渐渐收回,重新聚焦到黑板上。但空气里似乎多了一丝微妙的、不易察觉的波动。
周雨晴在许朝阳进门的那一刻,身体就几不可察地绷紧了。她能清晰地感觉到那道目光落在自己背上的重量,带着熟悉的、灼人的温度。她强迫自己盯着黑板上的复杂图示,笔尖却悬在纸上,迟迟没有落下,仿佛能听到自己骤然加快的心跳声。
林致远推了推眼镜,镜片寒光一闪,冷冷地瞥了一眼后排角落那个“求知若渴”的身影,鼻子里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哼。陈默则紧张地缩了缩脖子,假装对笔记本上的一个墨点产生了浓厚兴趣。
许朝阳坐在后排,努力维持着认真听讲的表情。崭新的笔记本摊开着,他握着笔,试图跟上张老师快节奏的推导。但那些复杂的磁通量变化、右手定则、楞次定律……像一团纠缠的毛线,迅速将他本就勉强的物理基础搅得天翻地覆。他眉头越皱越紧,笔尖在空白页上无意识地划拉着,留下几道毫无意义的线条。
他的目光,却像不受控制的磁针,一次次地被前排那个沉静的侧影吸引过去。
周雨晴已经重新投入了思考。她微微低着头,额前几缕碎发垂落,侧脸线条专注而柔和。阳光透过窗户,在她挺翘的鼻梁上投下一点高光,长长的睫毛随着思考的节奏偶尔轻颤。她握着笔的手指纤细而稳定,在纸上写下清晰的步骤和公式。
许朝阳看得有些出神。他想起在图书馆角落,她也是这样专注地解题,笔尖流淌出清晰的逻辑;想起在操场上,她笨拙却努力地起跳,阳光勾勒出她倔强的轮廓;想起在科技馆,她凝视全息投影时眼底闪烁的光芒;想起在实验室灯光下,她操控移液枪时那份近乎神圣的精准……而现在,在物理课的磁场里,她依旧是那个沉静发光的存在,像一颗稳定运行的星辰。
一种混合着欣赏、向往和强烈悸动的情绪在他胸腔里翻涌。他笔下那些混乱的线条,渐渐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轮廓——不是磁感线,也不是受力分析图,而是一个少女专注的侧脸剪影。
“所以,综合能量守恒和动量定理,我们可以列出这个方程组……”张老师的声音拉回了许朝阳一丝神智。他猛地惊醒,看着自己笔记本上那个不成形的“侧脸”,脸“唰”地一下红了,心虚地赶紧用胳膊肘盖住。
就在这时,张老师抛出了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那么,有哪位同学能快速判断一下,当这个金属框完全进入匀强磁场区域的瞬间,回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
教室里安静下来,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几个物理尖子生皱着眉头思考。
许朝阳完全懵了。他连题目都没听全!
就在这短暂的寂静中,前排的周雨晴放下了笔。她没有立刻举手,只是微微侧过头,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教室后方,准确地说,是扫过许朝阳的方向。她的眼神依旧清冷,但在那极其短暂的一瞥里,许朝阳却仿佛捕捉到了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鼓励?或者说,是一种“我知道你不行,但别慌”的平静?
随即,周雨晴举起了手,声音清晰平静:“老师,可以用楞次定律判断。阻碍磁通量增加,所以感应电流方向应该是……逆时针。”她流畅地说出了答案和依据。
张老师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思路清晰!周雨晴同学回答正确!”
掌声和低低的赞叹声响起。许朝阳看着周雨晴挺直的背影,听着她笃定的声音,刚才那点心虚和慌乱瞬间被一股巨大的、与有荣焉的骄傲感取代。他甚至忘了自己完全没听懂,也跟着下意识地轻轻鼓了两下掌,嘴角咧开一个大大的笑容,仿佛答对题的是他自己。
林致远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冷冷扫过许朝阳那副“傻乐”的表情,又落在周雨晴微微泛红的耳根上,压低声音,对着旁边的陈默(更像是自言自语):“磁场不仅影响电荷运动轨迹,似乎对特定观察者的情绪中枢及面部肌肉群也有显著的干扰效应。建议后排‘旁听生’佩戴法拉第笼式情绪屏蔽装置。”
陈默:“……”
许朝阳没听到林致远的吐槽,他的注意力全在前排那个身影上。他重新低下头,看着自己笔记本上那个被盖住的“侧脸”,又看了看周雨晴工整清晰的笔记投影(老师用了投影仪),一种强烈的、想要靠近、想要理解、想要分享她那个世界的渴望,如同通电的线圈,在他心底产生了强大的磁场。
他深吸一口气,不再试图去理解那些复杂的公式,而是翻开笔记本崭新的一页,在最上方,认认真真地写下一行字:
「物理课笔记(旁听版)—— 目标:理解周大学霸的星辰大海!」
然后在下面,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指向前排的箭头。
粉笔灰在光柱里无声飘落,少年失控的笔尖勾勒着隐秘的心事,少女沉静的回眸传递着无声的力量。这堂“巧合”的物理课,如同一个强磁场,将两颗不同轨道上的星辰,悄然拉向彼此难以抗拒的引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