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团长听到建立竟然一下子说了两个成语,乐呵呵的说:“小子,不错嘛,说话越来越有水平了。”
郑翠红嗔怪骂道:“你就惯着吧,再大一些,你看谁还能管得了他们。”
“惯着怎么了?我看我们建立来了家属院之后,进步就很大,你听听他刚才说的话,被逼无奈,奋起反抗,这要没有一定的文化底子,能张口就说出来吗?”
郑翠红看着骄傲的建立,笑着摇头:“他们呀,这是跟惊蛰学的呢,人家惊蛰现在每天都要读书写字,陈营长不在,没有监督的,他就自己监督自己。”
周团长又想到还没有建好的学校:“我已经跟上级反应了,学校要加紧盖,让孩子们早些进学校去读书,整天这么在家里闲着也不是个事。”
郑翠红跟着点头:“确实不是个事,昨天中午,有孩子去水边摸鱼,幸亏那水不深,这要是水深,孩子个意外,咋办?我看你还是要继续去催一催该学校的事情,学校盖好了,把这些皮猴子关学校里,我们在家里也能踏踏实实的干活。”
周团长一个劲的点头,看到小满带着惊蛰过来,忙着起身给他们让座位。
“嫂子,我是来找你帮忙的,你也知道,我针线活不好,我想给惊蛰做身衣裳,请嫂子帮帮我。”
郑翠红笑着应了一声:“嗐,不就是做身衣裳吗?不是什么事,我抽空就给你做了。”
“嫂子,那就多谢了。”
小满回家找了布料之后,惊蛰看到那一大块军绿色的料子,好奇的问道:“姐姐,你要做衣服吗?”
“对啊,我要给你做一身衣服你喜欢吗?”
惊蛰惊喜的瞪大眼睛:“姐姐,要给我做军装吗?”
看小满点头,惊蛰开心的咧着嘴笑,看外面天色很黑,也就歇了去隔壁找建立显摆的心思。
其实家属院里面很多孩子穿着用父母的衣服改小的衣服,有些孩子就穿着用旧军装改小的衣裳,虽然那些衣服看起来不是很合身,有些看起来也很破旧,惊蛰心里却是很羡慕他们。
现在,惊蛰他自己马上就要有一身新的军装,惊蛰怎么能不开心呢?
郑翠华看到那块料子,知道这是陈粤生家里人给寄过来的,再看看料子长短,对小满说:“这是你婆家给你做衣服的料子吧?我看给你做一身正好,要给惊蛰做,两身不够,一身用不了。”
小满就说:“那就给惊蛰多做一条裤子吧,剩下的再给他做一条大裤衩,夏天穿正好。”
郑翠红按照小满说的,把料子裁剪好,然后就开始缝制。
建国之初,百废俱兴,小满想要买个缝纫机都买不到,城里有裁缝铺子,可以去定做衣服,至于郑翠红她们这些嫂子,依旧是手工缝制。
惊蛰知道这是给自己做衣服,一直在一边守着。
“惊蛰啊,你放心,你这衣服我给你做的妥妥的,你去外面跟建他们去玩就行。”
“嫂子,你渴不渴?我给你倒水喝好不好?我还有几块水果糖,我这就去给你拿过来。”
郑翠红看着惊蛰的小背影,笑着摇头,小满从食堂回来,郑翠红跟她说了之后,小满就说:“嫂子,他愿意看着就让他看着吧,不让他在你这里陪着你,他心里慌。”
小满下定决心要买缝纫机,后面家里要再添丁进口的,这衣服还能一直麻烦别人做吗?小满觉得她得支楞起来,学着做衣服。
司务长终于来家属院分地,位置就在河边的那块山坡地,朝阳,山坡上没有什么树,长了一大片一大片的灌木丛,因为靠着河近,在这里种地位置倒也挺好。
营区那边还有一块更大的荒地,陈粤生说去年就已经把地开垦出来,他们也要自己种地,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郑翠红拉着小满,小声的说:“咱们跟司务长说说,两家的地挨着,种地要挨着一个不省心的邻居,也是挺头疼。”
王政委的妻子顾幼兰也在一边点头:“嫂子,我也想要跟你挨着。”
轮到他们三家的时候,司务长就按照三家的人口数,给划了一块地方:“翠红嫂子,这是你们三家的地方,你们自己看着分一分。”
郑翠红应了一声,拉着小满跟顾幼兰,跟在两个负责往地里砸楔子的小战士身后,虽然是山坡地,各家各户之间也得有个分割的界限,要不然,遇上那喜欢贪占便宜的人家,还不知道会有多少麻烦事情。
小满却在看这块山坡地上的灌木丛,想要把这里整理成能种庄稼的地方,灌木丛需要彻底的清理干净,地里还有很多的碎石,也得挑出来,说不定这地还得好好的养上一两年,才能种庄稼。
小满是要把这一块地给种好的,再过个几年,就有自然灾害,那个时候粮食短缺,趁着现在能种地,多种一些存下来,到时候也能让日子过的好一些。
“哟,这地想要养成出粮食的熟地,且得好好养着呢。”郑翠红在老家就是种地的,自然是知道地是好地,什么地种不出来粮食。
顾幼兰懵懂的看着灌木丛生的荒地,她是城里出生城里长大的,哪里知道要怎么种地,好在就分给他们家两口人的地,自己不会种,就跟着翠红嫂子她们,她们怎么做,自己怎么做就好。
“这荒地想要开出来,咱们女人这点力量也是不行,我看呀,让家里的男人,一早一晚的来把地刨一遍才行呢,还得想法子去找肥料,没有肥料这地也养不熟。”郑翠红越说心越是往下沉。
小满哪里种过地,原身倒是种了十几年的地,只可惜小满没有原身的记忆,想要把地给种好了,还得仰仗翠红嫂子。
顾幼兰凑过来,小心翼翼的说:“翠红嫂子,种地种地是不是很难呀?”
郑翠红想到顾幼兰的出身,苦笑:“幼兰啊,嫂子也不知道种地这事对你来说是难还是不难。”
王政委好像也不是农村出来的兵,这两亩地分给他们家也不知道能不能种好。
惊蛰开心的看着分给他们家的荒地 :“姐姐,这就是咱们家的地吗?你放心,我为一定会帮你把咱们家的地给种好。”
河里的水涨了不少,这是青山水库放下来的水,只可惜只放水,不让鱼游下来,要不然,弄一个渔网,在水边也能有不小的收获。
水库那边这几天经常派人过来送鱼,李桂花竟然还会做鱼丸,那些个头挺大的鱼,刮下鱼肉做成鱼丸,好吃又劲道,李班长甚至动了想要让李桂花去食堂工作的念头。
李桂花跟司务长熟悉起来之后,分地值钱就跟司务长说过,想要跟小满他们的地挨着,司务长这几天吃了不少李桂花做的好吃的,这点便利还是要给的,小满家一边挨着郑翠红家,一边就挨着李桂花家的。
李桂花跟她儿子王根生站在地头,母子两个眼神热切的看着荒草丛生的地:“娘,咱们把地整理出来,种上小麦,过年就能吃一顿纯白面的饺子了。”
李桂花眼里甚至还含着泪,她心里明白这点地对于她,对于他们家来讲意味着什么,只要有地,只要能种粮食,他们就能吃饱饭,再不用饿肚子。
司务长又去城里机械厂定做了一批农具,小满领到农具之后,就开始在地里刨灌木丛的根,捡拾地里的碎石块。
一早一晚的,惊蛰也会过来帮忙,小满不让他干太累的话,他年龄小,身体也不是很结实,累的狠了容易生病。
王政委有空就来地里干活,顾幼兰确实不是个能干活的料,䦆头不会用,锄头用不好,身上又没有劲,郑翠红背地里跟小满说,顾幼兰在大学里面读了两年书,等学校开学之后,她要去学校做老师,这地种不种的倒也没什么。
其实小满心里也清楚,他们家就王政委跟顾幼兰两口人,目前没有什么很大的负担,王政委工资不低,顾幼兰再去学校,每个月也有工资,他们两口子的日子估计是整个家属院最宽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