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您看这是不是您要的水泥?”
嗯?
李祐看着梁宏武送上来的水泥,跟梦里看到的差不太多。
程咬金离开的时候,李祐私自留下来1000契丹俘虏。
对于这件事程咬金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放在心上,并且他相信陛下也不会放在心上。
幽州城这一战死伤惨重,燕王想要补充人口也是正常情况。
而这一千人就是李祐的私产,之前的厕纸作坊就是其中一部分战俘负责运转。
现在厕纸作坊招来大量幽州百姓,这些战俘也被抽调回来。
水泥!
相比于厕纸,这水泥才是真正的国之重器。
哪怕是在后世,钢铁水泥,都是衡量一个国家国力的基础。
“效果怎么样?”
“回禀殿下,那面墙已经砌起来了,还请殿下过目!”
“好!”
听到梁宏武的话,李祐脸上露出喜色,这水泥研究快三个月了,如今终于有了成果。
在梦里那个世界,自己可是专门研究过水泥的。
对于制作方法,以及材料配比都熟记于心中。
可即便是这样,真正操作起来的时候,还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
现在历经三个月的时间,终于有了成果,怎能让李祐不感到高兴。
在梁宏武的带领下,李祐看到了那面被砌起来的矮墙。
“几天了?”
“回禀殿下,已经快十天了!”
十天了?
李祐听完点点头,感觉十天已经够用了。
轻轻推了一下那面墙,发现那面墙并没有丝毫晃动,随后李祐加大力气,那面墙依旧还是纹丝不动。
最后李祐用出全部力量,还是没有撼动那面墙。
“不错,不错!”
看到这个效果后,李祐不由满意的点点头。
如果以自己的力量都不能撼动这面墙的话,那这水泥的质量就绝对过关。
“所有步骤都记录下来没有,据我所知,这里面稍有差池,就会导致水泥出现质量问题!”
“殿下放心,我们已经掌握了水泥的所有步骤,并且有了最佳配比!”
听到梁宏武的话,李祐拍了拍他的肩膀。
“嗯,不错,不错,宏武啊,我看好你!”
“谢殿下赏识,能为殿下效力,是在下的荣幸!”
“嗯,好好干,跟着本王混,少不了你的好处!哈哈~”
水泥成型了,让李祐心情大好。
之前他可是承诺将那些被拆的房子重新盖起来,现在终于可以兑现承诺了。
再有就是这水泥可是好宝贝,用来铺路,盖房子,都能用得上,最主要的还是修建城池。
如果用水泥来修筑城墙的话,那效率绝对是逆天级别的存在,并且还异常坚固。
还有就是用水泥修筑防线,可以有效防御敌人的骑兵,比拒马桩要好用多了。
“炼铁炉那边怎么样了?”
听到李祐的话,梁宏武脸色有些难看。
“回禀殿下,炼铁炉那边不是很顺利,我们尝试炼了两次,结果出来的根本就不能称之为铁!”
“这样啊~那行,不着急,慢慢来,总有成功的那一天!”
“是,殿下!”
水泥能这么快炼制出来,已经是意外之喜了,李祐也不奢望这么快,就将钢铁炼制出来。
转过身看向昝君谟:“君谟,这里一定要加强防范,不能让咱们的技术泄露出去!”
“是!”
李祐选择的这个地方很隐蔽,并且契丹入侵的原因,周围根本就没有人家。
再有这里又是一座山谷,地形也属于易守难攻的那种。
李祐对于这里异常重视,安排在这里的人,要么是绝对信得过的人,要么就是契丹战俘。
相较于厕纸而言,这里才是李祐能否崛起的重中之重。
厕纸这种低技术的东西,泄露也就泄露了,李祐根本不放在心上。
但是这水泥和钢铁不一样,如果是被老爹知道了,那还好说一些,属于肉烂在锅里,都是一家人。
但是如果被高句丽知道了,那后果就相当严重了,这才是李祐重点防范的对象。
怀着一脸兴奋的表情,李祐回到了燕王府。
“臣权万纪,拜见燕王殿下!”
权万纪?
这家伙终于来了吗?
李祐上下打量了一下权万纪:“你怎么才来?这里到长安好像也不至于走一个月吧?”
“咳!”
权万纪咳了一声,赶紧解释道:“燕王殿下有所不知,在路途中在下偶遇风寒,这才耽搁了一段时间!”
“这样啊,那先生赶紧休息吧,这舟车劳顿的,还需要好好休息才是!”
其实权万纪来到幽州已经快十天了,之所以没来燕王府报到,也是想要看看这位燕王如何鱼肉幽州城百姓的。
结果他看到的,和传闻中点的完全不同。
传闻中燕王嚣张跋扈,在幽州城鱼肉百姓,欺男霸女,强取豪夺,可以说坏事做尽。
而自己这些天了解到的则是另外一种情况。
幽州城的百姓就差把燕王给供起来了,或者说已经有人这么做了。
权万纪在幽州城暗中观察了整整十天的时间,发现传闻中的燕王,和现实中的燕王完全是两个人。
“殿下,在下在幽州城内,看到殿下的燕王作坊在招工!”
“嗯~”
李祐不清楚权万纪怎么会说起这个。
“先生,您放心,我这燕王作坊绝对良心,给的工资不说是大唐最高,但是在这幽州城也绝对是最高的!”
“哈哈~”
权万纪笑了起来,随后看向李祐。
“燕王殿下说笑了,您那招工待遇我看了,没得说,就是在长安,也没有人给出这个价!”
听到权万纪这么说,李祐腰杆子一下子就硬了起来。
只是权万纪说完这句话,峰回路转继续道:“只是燕王,您这给的工钱太高了,也不合适啊!”
嗯?
李祐看着权万纪就是一愣,这给钱给高了,还给出错了。
“先生,本王没明白你的意思,这五文钱就能买一斗米,我一天二十文的工钱,已经够良心的吧?难道说让利于民不是好事吗?”
权万纪摆摆手:“殿下说的没错,让利于民是好事!”
“那先生怎么还说我工钱给高了?”
权万纪示意李祐不要激动:“殿下,您想过一个问题没有?”
李祐有些不服气的看着权万纪:“先生但请直言!”
“是,殿下!殿下,您看啊,您给工人一天二十文的工钱,一个月至少也是600文吧?”
“800文,我那还有满勤奖呢!”
“哈哈,好好好,那不知道殿下有没有算过一笔账,一亩良田一年的产出是多少?”
嗯?
李祐有些没跟上权万纪的脑回路,咱们说这作坊,你这怎么扯到种地上去了。
看到李祐这个样子,权万纪继续道:“殿下,您可能不知道,但是我算过,一亩良田不遭灾的话,一年也不过才产出200文左右!”
“而在您的作坊做工,一个月的工钱,就相当于种了四亩良田,一年就是将近五十亩良田的收入,长此以往下去,这地谁还去种呢?”
呃~
李祐听到权万纪的话,才想起现在的大唐还是农业社会,可不是后世那个不愁粮食是社会。
自己只想着给这些百姓谋福利了,却忽略了粮食才是根本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