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君如看着提着一菜篮子锅贴,花卷,饺子回来的傅延川,笑了一下:“买了这么多?”
傅延川笑着点头:“都是你爱吃的,以后想吃就吃。”
“好!”沈君如笑了:“找个没人的地方收空间,等会去小儿子家。”
小老头笑着点点头,把菜篮子给了她,自己在巷子口望风。
好在这会儿没人经过,沈君如收了菜篮子,换了一个空菜篮子出来:“老三那边那个国营副食店的糕饼不错,我们去买一点,你喜欢吃牛舌饼多买一些!”
傅延川含笑点头,老婆子还是心里有他,知道他喜欢吃什么。
夫妻俩坐公交车,也就三站的路,到了三儿子家,这儿是傅延川家的四合院,他家老宅也在沈君如家附近,不过那边现在不是他们住,被傅延川的爷爷捐了出去。
傅文杰住的是后来傅延川成婚之前自己买的,夫妻俩结婚后就住在里面,三个孩子也是在里面长大的,现在是老三一家住着,便于龙凤胎跑跳。
老三夫妻这会儿不在家,估计带着媳妇和龙凤胎出门了。
沈君如有钥匙,他们自己打开门入内。
家里被收拾的干净,就是屋檐下拉着的绳子上,挂着的都是尿布,他们夫妻照顾不过来,让岳母来照顾孩子。
岳母这会儿也出门了,估计一家人一起出去的。
沈君如趁着老三夫妻不在家,傅延川告诉沈君如老物件藏在什么地方,让沈君如收空间,打上标记。
还有老式木床上很多暗箱,里面藏着金条,小黄鱼,被沈君如收空间,这些不用放回去,就藏在空间,反正那些人又不知道里面多少小黄鱼,大黄鱼什么的。
占地方的沈君如就放出来。
当然,金条沈君如也没收完,藏在床脚的金条留着,很多人抄家有经验,知道很多大户人家都会在床脚藏金,要是他们没搜到,肯定找傅家人麻烦,觉得他们藏别的地方去了。
沈君如收一点,露一点,安排得妥妥的。
沈君如收得差不多时,老三带着媳妇和岳母,抱着龙凤胎从外面回来,手里提着菜篮子,还有饭盒,打包了不少吃的喝的回来。
原来他们也是出去吃大餐了。
傅文杰想着马上要下放,趁着现在有机会,带着妻子和岳母出去吃好的。
吃了好吃的牛肉面,打包了炸酱面,还有岳母喜欢吃的炒肝,一个个吃的肚子圆溜的回来。
瞧着门没锁,还以为自己忘记了。
就要骂自己狗记性,就看见大门被从里面打开,门后面露出老头的脸:“爸?”
“过来看看两个孩子,瞧着你们没在家,我们有钥匙自己开门进屋。”傅延川解释。
岳母笑着点头:“没事没事,是我们出去吃早餐了!”
傅文杰好奇:“爸一个人来的?”
“你妈也来了。”傅延川扭头,看向拿着扫把装模作样打扫卫生的老婆子。
沈君如抬头一笑:“你们回来了!”
“妈!”
“妈!!”
“亲家!!!”
笑着打了招呼,沈君如的扫把给小老头抢走,他来扫地,沈君如去稀罕龙凤胎小可爱,长得像老三小时候,小姑娘有点像他们姑姑。
沈君如在四合院逗了一会儿孙女,瞧着打算淘米做饭的岳母嫂子,她说:“中午别在家做了,我请客,我们去附近的烤鸭店吃,大家一起聚一聚,顺便把你二姐叫来一起。”
至于老大家的,离开的时候提了一句,让他们到点去烤鸭店。
傅文杰知道老太太这次抓住机会兄姐弟几个聚一聚,毕竟以后七八年聚不了。
岳母觉得浪费,一只烤鸭要不少钱呢,那么多人得吃多少啊!
傅文杰却说:“我爸妈工资高,没事的,吃一顿花不了多少,岳母只管吃!”
岳母想想也是,又不是她,提前退休,把工作给了儿媳妇,自己只能来帮小女儿带孩子,私下里女儿给二三十块钱补贴。
知道他们家日子好过,岳母也就不说什么。
傅文杰去通知他二姐的时候,沈君如和傅延川去副食店买吃食去了,说是家里孩子多,买糕饼都是一包一包的买,香酥可口的桃酥买了十袋,说是一个孙子孙女一袋,家里儿孙多。
其他买糕饼的看着大手笔的沈君如,瞧着穿戴和气质就知道,不是干部家庭,就是有钱的知识分子。
附近有大学,想来是学校的老教授们。
这些人都有钱,手头宽裕,别说买十包,就是二十三十,人家都买得起。
买着买着,沈君如手里的粮票不够了。
傅延川的粮票也不够。
还有枣糕,山楂糕没买,没票,国营副食店可不卖给他们。
“看样子要弄些粮票才行。”沈君如嘀咕。
傅延川赞同:“我想想法子。”
“好!”沈君如知道他也是有人脉的,现在不用,什么时候用啊!
到点去烤鸭店,老大一家,还有女儿一家都来了,昨晚女婿没去家里,说是有点事,今天中午一起来吃饭的。
要不是这个女婿还算护着自家女儿,不然重生后,沈君如都想劝自家女儿和他离婚,跟着自己走。
知道女婿没什么大问题,只能让女儿留在京市。
毕竟下放的不是什么好地方,能留在京市,还是留着好。
兄姐弟三人对视一眼,知道今天这个午饭是接下来几年最后聚的一顿饭,他们心中酸涩,却不敢表露出来,怕被身边人看出来。
昨晚他们回去,都被另一半逼问了。
兄弟二人默契的说是给老太太商量做五十大寿的事情,她们信以为真,大家并未怀疑什么。
一大家子,要了一个大包厢,孩子多,包厢热热闹闹的,小孩你追我赶,玩的很开心,大人们不怕他们乱跑,聊得也很开心。
烤鸭好吃,沈君如离开包厢一会儿,说是要打包四只烤鸭,家里人一户一只烤鸭。
服务员笑道:“你们觉得好吃明天再来也行啊,烤鸭要现做的才好吃。”
“没事,我们喜欢吃放一会儿的,给我打包吧,我现在就要带走。”沈君如也知道烤鸭要刚出炉的才焦脆美味,这不是下放了吃不上,才想着打包四只,以后忙忙吃、
见沈君如态度坚定,不听劝,服务员撇撇嘴,去后厨帮忙打包四只烤鸭,还是切片的那种,放在烤鸭店专门的打包篮子中,竹子编织的,一只放一个打包篮。
打包蓝也是要钱的,沈君如不在乎这五毛钱,爽快的付了钱。
就在她打包准备离开时,恰好和进店的一行人遇上。
打了一个照面,双方都认出来是谁。
沈君如:“……”
真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