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父子俩还在睡梦中。陈鸢早早起身,赶到背着背篓赶到村口,准备搭着牛车去镇上,寻个药馆将草药卖掉。
没过多久,赶牛车的孙柱牵着牛走来了。孙柱见了背着背篓的陈鸢,脸上难掩惊讶。听说她夸下海口,七天要搞到两只鸡,这样看来,想必是真的了。
很快便凑齐了一车人,车程稍远,人们都三三两两的闲聊着,却并没有一人和陈鸢搭话。陈鸢也乐得清闲,到了镇口,她便自己下了车。
陈鸢打听了镇上所有的医馆药堂,一个名为回春堂的医馆名声不错。陈鸢打听了其具体的位置,便向那边走去。
待走到了回春堂,一位慈眉善目、鹤发童颜的老者接待了她。她将背篓放在桌上,拿出几株药材给老者看,说道:“我在山上采了些药材,您看看您这边收吗?”
老者听闻,十分感兴趣,拿起药草,认真端详了起来。黄柏、升麻、香薷、羌活,大小适中,正是入药的好时候。
老者向面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女子投去了赞赏的目光,惊叹道:“夫人的药材品质极高,夫人识药眼光毒辣,老朽自愧不如。”
陈鸢拱手谦虚道:“略通一二,自然不敢与您老人家比较。”
老者笑眯眯的点了点头,抚须道:“这些药材我便收了,夫人,你便开个价吧。”
陈鸢略有些为难道:“我与您老人家投缘,便实话说了,这是我第一次往镇上运药材,我们村里消息闭塞,药材价钱嘛,咱们可以商量着来。”
老者微微点头,沉吟片刻,道:“那这一筐我便按二百钱,若是普通药材,是卖不到这个价钱的,夫人的药材品质高,药性好。倒也值这二百钱。”
陈鸢思索片刻,老者开出的价钱已经超出了她的估量,一筐二百钱,这价钱属实不低了。陈鸢爽快的答应了下来,道:“那便多谢老人家了。日后若有机会,老人家需要什么药材,我定挑些顶好的给您送来。”
老人颇感兴趣的看着陈鸢:“当真?”
陈鸢笑着点了点头,道:“那是自然,您老人家行医济世,别的忙我帮不上,可提供些高品质的药材还是没问题的。”
老者点了点头,看向陈鸢的目光中多些对可塑之才的喜爱。老者转身拿出算盘拨弄了一阵,说道:“我拟张方子给你,方子上的药草,不限数量,越多越好。你每隔十日送一筐过来,每筐按品质付给你钱,你看如何?”
陈鸢眼中的惊喜就要溢出来了,她拱手行了一礼,道:“那便太好了,晚辈求之不得。晚辈另有一事相求。”
老者点点头,道:“你说即可。”
陈鸢娓娓道:“晚辈略通针灸之术,不知先生可否卖我一套针灸针,晚辈在村里治病救人,也方便些。价钱便在药材钱里扣即可。”
老者爽快应下,随即拿了一套针灸针,另支付了一百九十五钱,与拟出来的方子一同给了陈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