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就说怎么上午来了,下午就走了。原来要回家干活呀。哈哈哈。”
江辞把闲话已经扯出来了,接下来把这件事要怎么传下去,就要看这些婶子的功力了。
杨氏这个时候才想起来问站在江辞身后那个英俊高大的男人。
她好奇的问:“阿辞,这位公子是?”
江辞大方的介绍,“婶,他是我相公。”
周城想上前跟她们打招呼。
不仅是杨氏,还有其他那两位妇人,一听是她的相公,脸色都变了。条件反射的跟他拉开了安全距离。
她们都知道周阎王的恶名,有这样的反应一点都不奇怪。
江辞笑着跟她们解释: “婶子们别怕。你看我过的这么好,要是真如传言那般,我还回的来吗?”
她们听了觉得有道理,脸色也都有些缓和。
“说的也是。这么周正的年轻人怎么可能是外界传言的那个样子呢。”她们虽然嘴上这样说,江辞知道她们心里并不是这么想的,周阎王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
江辞并没有跟她们解释,她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我看到你爹跟你大伯在后山的地里干活呢。好像并不知道你们要回来。”
“没事,我暂时也不走。反正要在家里过一段时间的。”
然后对杨氏道:“婶子,有时间我去你家看你,我现在要回家了。”
杨氏虽然还有很多疑问要问她,此刻也不是时候,笑着说:“好,你先回家吧。”
江辞跟那两位婶子告了别,两人一起往家的方向去了。
“你说她回门,怎么空着手啊?”
“那孩子在家里受的那些苦,能带她相公回来看看就已经不错了。要是我有这样的娘家肯定离得远远的。一辈子都不会回来。”
“你说的也对。看她的穿着,说明在婆家对她也不错,相公也长的周正。看起来跟外界传言的一点都不一样。”
“人不可貌相,坏人可不会写在脸上。那男人虽然长的不错,我刚才跟他对视了一下,真的不敢再看第二眼。有一股子狠劲,看起来让人心里发毛。”
杨氏也有同样的想法,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这男人对阿辞好。只要能对自家娘子好的人,那就是个好男人。
原主的父亲江老二跟大伯父,还有祖父母都是住在一个院子里的,他们没分家。
祖父母住正房。
大伯父家住在东边的房子里,原主的一家住在西边的房子里。
房子都是用石头跟木头搭建的。
院子也是用石头砌起来的。一家子十几口人就住在那个院子里。
还没到院子的门口,江辞的大脑不由人的就想起了原主在这个家里遭受的虐待,心里很不舒服。
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江家走了出来,胳膊上挎着一个竹篮子,看着院子里,好像在等人。
这个人江辞认得,她就是原主的大伯母许氏。
接着继母周氏也走了出来。
两个人显得并不高兴。
继母周氏是大伯母许氏家的亲戚,原先是个小寡妇。
原主的母亲还没寻短见的前半年,大伯母许氏生下了江家的第一个孙子江明辉, 江明辉满月的时候,许氏的娘家人亲戚都过送礼,继母周氏也在其中。
就是在那个时候,周氏就跟原主的父亲看对眼了。两个人暗地里就好上了。
原主的母亲生了原主后,就不能再生产了。
继母周氏怀孕后,原主的父亲一直想生儿子。周氏不愿意给人做小,原主的父亲为了生儿子,就把原主的母亲给休了。
原主的母亲想不开就自杀了。
自杀之前,把她唯一值钱的镯子给了当年只有六岁的原主。告诉她一定要收好,那是祖母给母亲的。
炎国建国二十三年,一直都在打仗,就这两年才太平下来。
逃命的过程中,原主的娘亲跟家人走散了,她一路乞讨,后来被原主的父亲捡回了家。
所以,如果原主的母亲还有娘家人,她是绝对不会选择轻生的。
原主的娘亲死后没多久,父亲就把继母给带回了家。
从此,原主的好日子也结束了。
原主一直珍藏着母亲给她的那个镯子,熬过了无数个活不下去的日子,她经常在深夜里拿着那个镯子偷偷哭泣。
那不是镯子,那是母亲,是原主的心里依靠。
可是,最终那镯子还是给继母弄走了。
许氏一抬头,看到迎面走过来两个年轻人,目光扫过那张娇俏的小脸时,许氏整个人都怔住了。
周氏正跟许氏说话,见她像见了鬼一样的神情,也随着她目光的方向看了过去。
“阿辞。”
许氏也回过神来。
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
昨天江明慧回来跟她说在豆腐坊的门口,看到江辞跟一个长相周正英俊的男人手挽手的走在一起。
那男人还花了一两二百文的银钱给江辞买了两身衣服。还给她买糕点,鞋子。
不仅如此,江辞还在豆腐摊子前羞辱她在婆家过的不好。
对于江明慧说的这些,她是不相信的。
江辞性格软弱,窝囊胆小。
一句声调稍微重一点的话,她都能吓的浑身发抖。嫁人之前,江辞在江明慧面前都不敢大声说话。
不可能嫁了人,就变成了另一个人。
再说了,江辞嫁的不是人,那是火坑。
方圆上百里的人都知道周阎王的恶名。一个十岁就能拿刀杀人,还把人的头给砍下来的孩子,可以想象是有多狠毒。
他们还听说,周阎王家里有个嫂子,孩子都不要了跟人跑了,可想而知那是个怎样可怕的人家。
江辞嫁过去是不可能有好日过的。
甚至能活到哪一天都说不准。
他们一家都认为她闺女认错人了,她说的那些事情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因为江辞出嫁那天身上还有很重的伤,也不可能第二天就去镇子上。
不要说其他的,她婆家住在山的深处,想要出山最少也得半天。
再加上江辞那瘦弱的风一吹就能倒的身子。根本不可能走出大山。
江明慧说的信誓旦旦,但是全家人没有一个相信她的。还把江明慧气的不轻,当天下午就回婆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