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陈有福背着箩筐出了家门。
村口碰到牛车去县城,是本家的兄弟,他打了个顺风车。
老黄牛四只脚走的稳当,十几里路硬是走了一个小时。
陈有福感慨,这要是坐车去生孩子,估计到了医院孩子都会喊爸爸了。
城门口和兄弟分开,一个人背着箩筐来到集市。
现在的集市,比前世热闹多了。
没有网购,没有超市,只有人挤人。
他穿过人群,找有药店的地方。
穿过集市,来到一家药店,看了眼门口的牌匾,走进去。
这家掌柜他认识,前世打过交道。
据说祖上是医界圣手,救过不少人,到他这代,专门经营药材生意,最后开了药材公司。
当他从箩筐拿出药材时,正在打盹的掌柜眼睛立刻亮了。
“小兄弟,小心点。”
小心翼翼的接过人参,生怕弄断了根须。
“掌柜给开多少钱?”陈有福开门见山。
掌柜伸出五根手指,晃了晃:“这个数。”
五十。
太少啦。
这种天然野山参他懂行情,就这年代,少说也得一百块。
“掌柜不实诚,我还是去别家看看吧。”陈有福作势要走,掌柜赶紧喊住他:“小兄弟别急嘛,好商量。”
看这小伙子一身补丁衣裳,还以为是普通山民,没想到是个懂行的。
“掌柜看看货。”陈有福不着急讨价还价,东西好,不怕卖不上价。
掌柜自然知道这货不一般,参上还带着鲜泥土,一看就是早上挖的。
人参年头也不少,到大城市一出手,少说也卖个三四百。
老谋深算的笑了笑,掌柜开口道:“小兄弟出个价吧。”
陈有福伸出两个手指,掌柜瞪大了眼睛:“二百?”
随即,他摇头:“不行,这东西在我手里也卖不上。”
“我已经给你留了利润,我要一百二。”
陈有福明白,就这价,掌柜一倒手,也得赚一倍。
“这样啊,还是有点贵,给你八十。”
“一百二。”
“一百。”
“一百二。”
掌柜:…
讨价还价,哪有一分不让的。
掌柜无奈,开口道:“这样吧,可以给你一百二,但是我有个条件,以后得了好货,还得给我。”
陈有福痛快答应:“没问题。”
之所以答应这么痛快,是因为这年代交通工具太落后,不在县城里卖,就得去大城市,他不想费那劲。
银货两契,陈有福去了供销社,开始了属于他的大采购。
两罐麦乳精,两斤红糖,两斤核桃酥,二十斤面粉,十斤小米,十斤大米,五斤猪板油。
买完这些,又给媳妇和小姨子一人买了一身衣服,外加两床被子。
这年代有个好处,进一趟供销社,啥物资都可以买齐,有钱有票就可以。
刚才在药材店,陈有福跟掌柜要了几张票。
售货员接过陈有福的钱票,眼里直冒光,这是遇到土财主了,看着也不像啊,穿的挺寒碜的。
出了供销社,陈有福背着箩筐到城门口等族哥。
为了避免遭人妒忌,他把大部分物资都扔进空间,只留下点米面。
但这已经够奢侈了,村里人玉米面窝头都不管饱,你家都吃上白面了,谁不眼馋。
族哥往他箩筐里看了好几眼,偷偷咽着唾液。
他都多久没吃大白面馒头了,那松软劲儿裹着麦香,能让他回味一整年。
话说,族弟家里日子不是揭不开锅嘛,昨天还被要账的堵了门,怎么还有钱买白面?
难道又是从媳妇身上骗的钱?
哼!吃软饭的窝囊废。
搭了一路顺风车,陈有福也没有想到被当成了窝囊废。
到村口,跟族哥打声招呼,就进了村子。
媳妇儿没在家,小姨子在家看孩子。
把箩筐放进屋里,在衣服上搓了搓手,抱过闺女逗了起来。
眼睛往后一瞥,看到沈婉宁和爸妈都在后山梯田里忙活。
那是自家留出来的菜园,每家每户都有。
梯田边上,沈婉宁正和公婆收萝卜白菜,马上就要过冬了,这两样菜收进地窖,能吃一冬天。
“爹娘,婉宁,我回来啦!”
陈有福放下孩子就往后山跑,热情的和三人打招呼,不出意外的,又遭到爹娘两记白眼。
“今天收菜不知道吗,又去瞎混了?”
罗美娟瞪了儿子一眼,咬牙切齿的样子着实恨铁不成钢。
“娘啊,你误会了,我可没去瞎混,我去城里办正事了。”
罗美娟冷哼一声,不再搭理他。
自己儿子啥熊样她最清楚,借着办正事的由头,出去鬼混还差不多。
“媳妇儿。”见老娘这态度,陈有福讪讪的走到了沈婉宁身边。
女人弯腰抱起两颗白菜,放进面前的箩筐,正午的阳光毒辣辣的洒在身上,汗水打湿了鬓角的碎发,黏在绯红的脸蛋上,像朵浸满露珠的桃花,娇艳欲滴,诱人心弦。
陈有福喉结滚动了一下,盯着沈婉宁泛着水光的锁骨,狠狠地咽下一口唾液。
“我帮你吧。”陈有福背起地上装满白菜的箩筐。
沈婉宁刚要拒绝,就见男人已经背着箩筐朝家里走去了。
陈大山和老婆对视一眼,眼里都闪过一抹诧异。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以前别说干活了,人影都找不到。
沈大山来了一句:“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家伙没憋好屁。”
罗美娟瞪他一眼,儿媳妇还在呢,是让小两口闹矛盾吗。
“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沈美娟教训完丈夫,歉意的看着儿媳妇,赔笑说:“婉宁啊,你别管那混蛋!”
接着又说:“我攒了五颗鸡蛋,一会儿我给你拿过去,你好好补补身子。”
“娘,你和爹补补身子吧,我不要紧。”
沈婉宁赶紧拒绝。
二老对她不错,有点好东西都给了她和妹妹,自己舍不得吃一口。
“我们都老梆子了,吃个啥劲。你吃吧,岁岁还能多吃一口奶。”
想到不争气的儿子,罗美娟感觉日子一点奔头都没有。
那三百块钱债务,就像大山一样,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
她是个爱面子的,可是这些年,儿子把她的面子踩在脚下碾压,让她在村里人面前抬不起头,见了人,她都躲着走。
大不了嚯出这条老命,帮儿子还上这笔巨债,可是看着这么好的儿媳,她就有些不舍。
她死了,媳妇和孙女可怎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