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完照,一个礼拜才能拿照片,不过结婚证的领取倒不用必须等照片才行,贴照片是去年才开始的规定,难免有的人会不知道,之后自己补上给民政局看一眼就行了。
甚至有些偏远贫困的地区,根本就还没有这样的规定。
到了民政局,沈颂川拿出了户口本和结婚申请书、两封结婚介绍信,赵汀兰也拿了自己的户口本出来。
看着沈颂川掏出的这一叠东西,她心里挺佩服的。
不愧是男主,办事效率就是高,一天时间就什么都搞定了。
“哟,这不是沈首长呐?”
沈颂川的名声太响,又登过好几次报,好些单位更是把他作为榜样贴在了宣传栏的位置,所以只要是到这种政府办事的地方,就没有不认识沈颂川的。
赵汀兰在心里默默想,这就是小说里男主基本配置的体现吗?大明星似的。
沈颂川点头回了招呼,还没开口,那人又惊讶了,看着他手里的东西:“你这不会是来结婚的吧?”
如沈颂川这样的钻石单身汉,别说部队里的人盯着,外头也有不少政府部门盯着。
沈颂川有权有钱,谁不想拉拢?二十四岁的年纪就已经坐到首长的位置,未来更是不可估量。
说完这人又看了眼沈颂川身边的赵汀兰,是个生面孔,但是长得倒是漂亮。
沈首长原来是一个看脸的人?
赵汀兰干笑了两下,她看得出别人眼神里的怀疑、打量和轻蔑。
那又有啥办法呢?她也不介意,现在的自己着实是高攀了。
害!
人家古早霸总文的女配都是家世个顶个的好,生怕和女主对比不出来,突出女主别的方面对女配的吊打。
她可倒好,女主贫困,她更是山窝窝里出来的,穷得叮铃哐啷响。
“不结婚来民政局做什么,难道每对进来的新人你都会这样问吗?”
就在赵汀兰在内心控诉命运不公的时候,身旁的沈颂川忽然跟降了好几度似的。
她缩了缩脖子,怕引火烧身,离沈颂川又远了点儿。
沈颂川:“?”
这人怎么还跑了?合着她就那天给他下药的时候胆子大是吧?
“你过来。”
沈颂川一声令下, 赵汀兰又忙不迭陪着笑过来了,“怎么了?”
沈颂川:“填证。”
每个年代的结婚证都是红色的,现代的结婚证是机打的文字,这个年代则都要手写。
说完这句话之后沈颂川忽然意识到,万一赵汀兰不会写字呢?他居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沈颂川正想着怎样理所应当地把赵汀兰的拿过来自己一起填,那边赵汀兰已经自顾自地开始写了。
原主的家世和城里人没法比,但她父母还活着的时候,赵家在村里算不错的,要不然赵家也不会收养余路平这样一个半大小子。
赵汀兰是独生女,是念过书的,念的还不少,小学是在村里办的学校读完的,初高中去了镇上。
只是不巧,没赶上好时候,高考取消了。
所以赵汀兰会写字,合情合理,她也就没有顾忌太多。
沈颂川留意了一会儿,确定她不是乱写,自己也开始写。
刚才那工作人员不敢再多说什么,可她那句话却吸引了不少别的工作人员过来看,甚至有人还拿了报纸过来对比看看是不是真正的沈颂川。
还真是。
民政局的人最关心婚嫁,也晓得沈颂川被多少人盯着,前段时间还听说沈首长不急着找对象。
这一夜之间,怎么结婚证都领了?
这可是天大的消息啊!但大家都忍着还没跑出去和别的部门人员嚼舌根,只因为他们想知道沈颂川的新婚妻子是何许人也。
可瞧着赵汀兰这样一张漂亮得过分的脸和那出众的仪态,大家都交头接耳地猜测赵汀兰是哪位高官的女儿。
也有许多领导并不喜欢自己的妻子儿女在外露面,尤其是在前几天开始那场革命之后,还能在位置上的官员更是谨小慎微。
“走吧。”
沈颂川一发话,赵汀兰把刚刚盖完章的结婚证收好,小跑着追上了已经大步走了出去的沈颂川。
因为沈颂川在而安静了许久的民政局不知道谁先小声起了个头:
“沈首长的结婚报告不是在吗?咱们,要不看看?”
这一句话出来,大家可算炸开了锅,待那张报告从文件袋里被拿出来之后,一个个的都抢着看。
“啊?怎么是农村户口,搞错了吧?”
“乡下姑娘啊?长得还真不太像,你再仔细看看。”
“错不了!这履历都在这写着呢,就是乡下人!”
“哎呀妈,这也太不相配了!”
这样的事情算得上是特大新闻了,都不用登报,大家一传十十传百,没人不为沈颂川感到可惜的。
不过赵汀兰暂时无从得知了,就算知道她也不一定会羞愧,顶多是心虚。
“买婚服?!”
站在百货商场门口,赵汀兰第三次被沈颂川给震撼住了。
沈颂川原本是没有这个打算的,他所想的筹备婚礼就是买几件家具,找个国营饭店吃顿饭。
这是他刚才在照相馆和民政局得来的启发。
老师傅说要结婚就好好结婚,事情一件件做好。
民政局的人虽然不敢当着他的面说什么,但背地里应该没少嚼舌根说赵汀兰。
“要办婚礼就办得像样一点,我不想人人都觉得我结这个婚是不情不愿的。”
赵汀兰听了这话,说心里没有触动肯定是假的,有点酸涩,也有点感动。
沈颂川好像也没有小说里写的那样真的冷血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