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文学
一个酷酷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当牛车走近时,冯时发现车上人已经坐了几个人,剩下的一半车上零散地堆着货物。

赶车的是一位五六十岁的大爷,林萱娘告诉冯时他叫赵库,同颜家大房是邻居,叫他赵大爷便好。

冯时和林萱娘费力把筐子往车上抬,赵大爷也上前搭了把手,车上一个年轻女子很是有眼力见,主动清出一块地方和林萱娘打着招呼:

“林婶子,快来坐我旁边吧,你的筐子放这儿就行。”

至于冯时,被她眼皮一夹十分刻意的忽略了。

冯时:“……”

这又是原主在哪里树的敌……

罢了,虱子多了不愁痒,冯时往车上爬的时候乐观地想着,坦然接受自己不受待见也没什么,又不会掉块肉!

林萱娘在村中的熟人不多,她本是二嫁才到这个村的,又带了冯时这样一个传说“克人”的闺女,车上其他人的反应皆是淡淡的,还有人往后缩了缩。

这也衬得那个年轻女子叽叽喳喳的声音格外热情。

被无视的冯时默默听着她和林萱娘聊天,慢慢地品出滋味来。

小姑娘的心思其实很好猜,她又三句话离不开颜穆清,明里暗里的想探听心上人的更多消息。

冯时心中暗笑,看来便宜兄长的桃花还不少呢!

不过也是,那张颠倒众生的脸,那副醉玉颓山的气度,谁看了不上头啊!

十里路放在现代开车可能几分钟就到了,可坐牛车却晃悠了将近一个小时,冯时下车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屁股都快颠散架了。

本来对古代镇子并没有抱太大希望,但眼前景象却让冯时小小的惊讶了下。

迎旭门巍峨耸立,古朴厚重,上面的“梓留镇”三字铁画银钩。

青石板路虽不算宽阔,但路边的小摊子挤挤挨挨一眼望不到头,如同鱼鳞般紧密排列。

各种吃的、用的、玩的,形形色色,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远远的能望见一条官道穿镇而过,南来北往的客商车马粼粼,络绎不绝。

看起来是个交通要道,所以人员流动频繁,小镇也更加繁荣。

林萱娘虽然常来镇上卖菜,但对于去哪里出手这头野猪,依然是毫无头绪。

冯时瞄上一位揣着袖子闲逛的面善大哥,走上前去:

“大哥,和您打听个事儿,这镇上有名的酒楼是哪家?”

这大哥疑惑地看了眼她们的装扮和身后巨大的竹筐,也没多问,悠闲地往路边墙上一靠,滔滔不绝起来:

“姑娘你问我算是问对了,我在这活了有小三十年了!这镇上啊,三家酒楼最出名,聚贤楼、琼筵阁,还有月仙楼。”

“这聚贤楼和琼筵阁是老对家了,两家的擂台从州府打到咱们镇上了,都是菜色全,花样多,就是太贵了,全是给大客商吃的,咱平常人家吃不起。”

“月仙楼是咱们镇上的老牌子了,菜色和那两家没法比,但他家是做酒起家的,祖传的手艺,后面开了酒楼这手艺也没搁下,有些客商就是奔着她家这一口来的,走的还是还要打上好几角呢!”

这大哥很是热心了,还委婉建议说:“这镇上酒楼吃一顿没个百文钱下不来,你们要是寻吃饭的去处,那边的馄饨摊子也好吃,一碗只要三文钱,实惠管饱!”

冯时连声谢过,又辞别这位大哥,带着林萱娘拖着筐子找了个角落里的空位,让她把带来的白菜先卖着,自己则去这几家酒楼打探打探情况再说。

聚贤楼和琼筵阁很好找,官道边上鹤立鸡群的两个高楼就是了。

果然如那位大哥所说的打擂台一般,碧疏玲珑,银题彩帜,两边的醉仙旗旌仿佛要飘到天上去,两家的伙计也守在门前嘴巴不停的招揽客人。

冯时第一次见到古代的高等酒楼,有点像活了的《清明上河图》,她好奇地一路张望一路走,活脱脱一副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样子。

琼筵阁的伙计早就看到了她,却靠在门口不肯上前,只用一双下三白的眼睛在冯时寒酸的衣物上从头到脚刮了两个来回。

聚贤楼的伙计还算周到,赶着上前问:“客官里面请,客官您要吃点什么?”

但在听到冯时说自己并非是来吃东西,而是来卖一头野猪的时候,伙计的神色就变了。

他摇头晃脑地砸砸嘴:“客官有所不知,我们家一天客似云来的,寻常也要三头猪的量,您这一头猪可着实不够看的!而且我们家的肉都是有专门的肉铺来送的,外面的东西我们可不收!”

冯时闻言也没说什么,点点头也就转身走了。

先敬罗衣再敬人,这很正常。

而且聚贤楼的伙计也说得在理,自己这一头野猪确实不够看的。

冯时寻思着去月仙楼碰碰运气,若是不行的话只能找个肉铺了,肉铺一般比酒楼出价低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月仙楼的装修和前两家的风格完全不同,没有那么多飞檐斗拱,只有厚重的黑色实木垒起来的两层门脸,一根巨大的酒幌子在风中招展。

外面也不见伙计吆喝揽客,冯时径直走了进去,柜台后面一位身着黛色滚边印花对襟褙子妇人正在低头算账。

闻听门帘响动,那妇人抬眼望过来,圆白脸庞,面色可亲的对着冯时笑了一下:“小姑娘来吃饭还是打酒?”

冯时答道:“掌柜的,我不吃饭也不打酒,冒昧打扰了,我这里有一头小野猪,不知您这里收不收?”

妇人面色不变,搁了笔问道:“什么时候打的?个头多大?”

“我今早才打的,不大,差不多一百斤的样子,已经宰好放过血了。”

“哦?”那妇人来了兴趣,细细打量了冯时几眼,“竟是你打的?”

冯时淡定嗯了一声。

那掌柜的也不知信了没有,点头道:“若真是野猪的话,我家是收的。”

她想了一想:“我们在市面上收的整头猪都是按五文钱一斤,野猪稀罕些,我给你七文,你看怎么样?”

冯时痛快答应,来之前她打听了一下,这个价格也算公道了。

那掌柜叫来两个伙计跟着冯时去取了野猪,上秤一量九十八斤整,掌柜的爽快的给了七钱银子,还叮嘱冯时:

“小姑娘,我姓苏,以后你再若有猎物也可以送过来。”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