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文学
一个酷酷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婚后第三年,林未在实验室接到母亲的电话。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带着哭腔:“你爸……查出肺癌晚期……”

挂了电话,林未的手一直在抖。沈砚从身后轻轻抱住她,没说话,只是把她的笔记本翻到“抗癌药物合成”那页,用红笔圈出一行字:“我们的离子液体,能让靶向药的成本降低50%。”

接下来的半年,林未一边照顾父亲,一边优化药物合成路线。当她把第一批自制的靶向药送到医院时,主治医生看着化验单说:“药效和进口的一样,副作用还小些。”父亲握着她的手说:“我家未未……真成化学家了。”他的声音很轻,却像重锤敲在林未心上。

父亲去世那天,沈砚在实验室为她留了盏灯。林未走进去时,看到他在黑板上画了个巨大的结构式,像个复杂的迷宫,最后却连成了一颗心的形状。“这是‘爱’的分子结构,”他说,“我查过,所有的元素加起来,正好是520.1314的分子量。”

林未靠在他怀里,眼泪落在他的白大褂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她突然明白,那些试管里的反应,那些论文里的公式,最终都在诠释同一个真理——所谓的奇迹,不过是爱与坚持的合成物。

一年后,林未和沈砚的女儿出生了。他们给孩子取名“沈念林”,小名叫“小苯酚”——因为她出生那天,他们刚完成“苯酚羟基化”的实验。沈砚的父亲抱着孙女,在她的小被子上绣了个小小的苯环,针脚歪歪扭扭,却比任何花纹都动人。

产假结束后,林未回到实验室。沈砚在她的工位上放了个新的笔记本,扉页上贴着张全家福,下面写着:“新的反应开始了,反应物:我、你、小苯酚;产物:一辈子的幸福;催化剂:爱。”

那天下午,林未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旧盒子。里面装着她专科时的实验报告,王老师的评语从最初的“需改进”,到后来的“有进步”,最后一页写着:“林未,你让我相信,热爱能填平所有鸿沟。”旁边还压着张省赛的照片,她举着奖杯,沈砚站在她身边,眼里的笑意比阳光还亮。

林未把盒子放进实验室的陈列柜,和专利证书、博士学位证放在一起。玻璃柜外,新来的本科生正在做乙酸乙酯合成实验,一个女生笨手笨脚地操作着分液漏斗,像极了当年的自己。

“慢一点,放气。”林未走过去,声音很轻,像当年的沈砚。女生抬起头时,眼里的慌张渐渐变成了笃定,像看到了曾经的光。

夕阳透过窗户,在实验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林未看着沈砚调试仪器的背影,看着玻璃柜里的旧物,突然觉得,所谓的人生,不过是一场漫长的合成反应——原料或许平凡,过程或许曲折,但只要有热爱作催化剂,有陪伴作反应条件,终会生成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产物。

她在新的笔记本上,画下三个手拉手的小人,背景是实验室的灯光和家里的窗户,中间用化学键连在一起。下面写着:

“从离子液体到生命奇迹,从两个人到一个家,最好的反应,是永远在进行时。”

晚风拂过,实验室的窗户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声响,像在为这场永不终止的反应,伴奏一首温柔的歌。林未知道,未来还会有新的难题,新的挑战,但她再也不怕了。因为她身边有个人,有个家,有份热爱,会和她一起,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合成出不平凡的光芒。

就像那些曾经微弱的星火,终于在岁月里,燎原成了温暖一生的光。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