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文学
一个酷酷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一行人回到江家。

花婆子把江显昌放下,揣着40两银子喜滋滋离开杏花村。

担架放在院子的地上,江老爹还闭着眼睛喊哎呦。

江浸月有些忍俊不禁,蹲下身小声道:“爹,人都走了,别装了。”

江显昌睁开半只眼,催促江池:“快把门关上,别让人发现喽。”

小老头害怕谎言被村里人戳破,到时候吕家母子上门来讹钱。

他可没钱给,也不想给钱。

院门安上门栓,江显昌麻溜坐起身,冲江浸月笑:

“闺女儿,爹演得像不像?”

江浸月不好做评价,毕竟她爹的演技,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全靠她烘托气氛。

但她为了不打击她爹的自信,违心的竖起大拇指。

往回走的江池,冷哼一声:“您连心口在哪边都忘了,还演得好呢?”

江显昌不满:“臭小子!”

他脸上挂不住,矛头转向小儿子:“你也不知道早点喊我过去,要是你姐被吕家欺负,看我饶不了你!”

江池不服气:“你就知道偏心她。”

眼看着两人要吵起来,江浸月赶紧开口:“今日多亏了江池帮我,爹就别说他了。”

江池瞪她一眼:“谁让你帮我说话了?”

说完就跑。

江浸月:“……”

听到院子里有动静,临时被拉来照看江涛的江阿奶,出来查看情况。

一眼瞧见江显昌的背,身下就是白惨惨的担架,一屁股摔在门槛上。

“老天爷,你睁开眼睛瞧瞧,不带挑一家祸害的啊!”

江阿奶闹出的动静太大,院子外引来不少没走远的人。

江显昌忙不迭起身,跑到江阿奶的身边,把人扶进屋里。

一通解释,江阿奶才止住哭声。

她瞧了眼江浸月,冲江显昌开口:“老二,你家这闺女儿,再不管管要上天了。”

“十五了,到了议亲的年纪,可不能再这么胡来。”

“对姑娘家家名声不好。”

江浸月在心里腹诽:十里八乡,恐怕都知道原主的‘好名声’了吧?

现在才想挽救,恐怕有点晚。

江显昌答应得爽快,江阿奶骂他总这样,转头就舍不得训闺女。

几十岁的男人,愣是让老母亲训成了鹌鹑。

江浸月想着院里没闻到药味:“阿奶,林神医还没让人送药来吗?”

儿子骂到一半被打断,宋阿奶脸上又浮上焦急。

“我守着连出恭都不敢去,没瞧着人来啊。”

“该不会是林神医怕咱给不起钱,就不来了吧?”

江浸月摇头:“不会,估计是什么事耽搁了。”

江显昌安慰他娘:“您憋尿干啥?赶紧去放了,我守着涛儿。”

江阿奶也快憋不住了,往院外跑的小腿捯饬起来还挺快。

一溜烟人就不见了。

正巧江阿奶刚走,药童就带着药来了江家。

他先是进屋瞧了眼江涛,惊奇道:“真没死!”

江家三口人,想按着他打一顿。

这都说的什么晦气话?

江浸月:“有其师父,必有其徒弟。”

她说话声音小,药童没听见,从背篓里取出两副药。

江显昌一手交钱,一手收货。

药童嘱咐道:“师父说这副退烧药霸道,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

“师父还说,有一个药需敷在伤口处,一副100文,问你们要不要?”

江浸月直接拍板:“爹,给钱。”

接过钱的药童,从怀里掏出牛皮纸包的药粉,又指着背篓里的草药根。

“这里面的药根洗干净,捣成泥,洒上药粉拌匀抹在伤口处。”

“2个时辰取下,不可多敷。”

江池去灶房拿背篓回来,正准备倒腾,就被江浸月拦住。

她把新背篓交给药童:“这个给你。”

药童的背篓都风化了,她都怕下一秒散架。

哪天把二哥的药弄丢了,那就坏事了。

药童抱着胸口揣的银子,一脸戒备看江浸月:“我没钱给你。”

江浸月气笑了:“瞧你小气的样子,跟你师父一个样。”

“背篓送你了,赶紧回去吧。”

药童拿着新背篓,怕江浸月后悔,跑得比兔子还快。

药童一走,一家人就开始忙活起来。

实际上是江显昌和江池忙。

老爹煎药,儿子忙着洗药材。

江浸月想去灶房帮忙,却被江显昌轰了出来。

逼急了才说,10两银子一副药,马虎不得。

她也明白药的重要,不敢再逞强。

煎药她不行,洗药材总行吧?

江池出口更是直白:“你洗的我不放心。”

再配上一副你能干啥的表情,直戳江浸月的内心。

没办法,江浸月只能进屋去看江涛。

昏迷的病人,总不能嫌弃她了吧?

江浸月端了碗水进屋,用帕子沾水给江涛润了润唇。

百无聊赖下,她开始打量躺在床上的二哥。

硬朗的五官,身躯高大。

古铜色的肌肤,裹着满身的布条。

即便这样,也遮挡不住宽阔的肩膀,鼓鼓囊囊的胸膛,以及半遮半露的腹肌。

多优越的体育生体格子啊!

江浸月刚感叹完,就听到堂屋有动静。

好像是大嫂带着铮铮回来了,来的人还有大嫂的娘。

估计是爹和江池在忙,没工夫招呼亲家母,就让大嫂陪着说话。

“娘,我真没骗你。”

“你也闻着药味了,二弟还躺在床上呢。”

大嫂的娘道:“要不是你那恶姑子,我能那么操心吗?”

“那您也别听大嫂撺掇,公爹和阿潮哥对我挺好的。”

大嫂娘也不想被误会:“这不是太赶巧了。

先前你说借五两银子,是你小姑子被卖了。

为了给你筹银子,我求了多少人。”

“今日你一回娘家,又说小姑子没被卖,二叔子打猎伤了。

说句话都支支吾吾,我不是怕你被小姑子逼着哄娘家人。”

大嫂被说得羞愧,脸都红了:“娘。”

大嫂娘长叹一口气:“江家人除了你那好吃懒做的小姑子,都是好人。”

躲在屋里听墙角的江浸月:“……”

紧接着大嫂娘又道:“当年要不是你公爹给的10两银子,你爹的命都保不住,这份恩情咱都得记着。”

江浸月竖起耳朵听。

10两银子够买2亩地了,这真是大恩情了。

可听大嫂娘的意思,这钱好像没还?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