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年龄:13岁9个月。积分:78点。当前任务:获得中考状元(完成度89%)。】系统光幕在凌晨三点的台灯下闪烁,我揉了揉酸胀的眼睛,把第五遍模拟试卷塞进抽屉。
县一中初三宿舍早已熄灯,我蜷缩在被子筑成的”堡垒”里,借着手电筒的光亮继续复习。还有七天就是中考,而我的目标不仅是考上高中,必须是状元。只有这样才能堵住家族里那些”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的闲言碎语。
窗外初夏的雨敲打着玻璃,像无数细小的手指在催促。我翻开错题本,那些红色的批注在昏暗光线下仿佛在渗血。物理最后一道大题我连续错了三次,这种稳定性错误必须在中考前解决。
【建议兑换”考前冲刺buff”,持续72小时,需15积分。】系统弹出提示。
我犹豫了一下。积分来之不易,但状元的奖励更丰厚。【兑换。】我在心中默念。
一股清凉感瞬间从头顶流遍全身,疲惫感一扫而空。我重新拿起笔,眼前的物理题突然变得清晰起来——原来一直忽略了一个隐藏的能量守恒条件。
解决了物理题,我从枕头下摸出另一本笔记——《家庭养鸡场经营手册》。这是我这半年来利用周末回家时间,为母亲编写的创业指南。自从三年前开始养鸡,家里经济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规模始终上不去。通过系统分析,我制定了详细的扩张计划。
“语嫣,还没睡?”下铺的周小雨迷迷糊糊地问。她是村支书女儿,也是我在县一中唯一的同乡。
“马上。”我轻声应道,迅速收起手册。
周小雨翻了个身:”听说你大伯母又去你家闹了?”
我握笔的手紧了紧。是啊,大伯母李红梅最近变本加厉,甚至联合她那个在镇粮管所当科长的表哥施压,说什么”丫头片子读高中就是浪费钱,不如早点说亲”。
更糟的是,爷爷开始动摇了。上周回家,他抽着旱烟说:”语嫣啊,咱村还没出过女高中生呢……”
我没告诉任何人,那天晚上我偷偷哭了。不是为自己可能失去读书机会,而是为爷爷那代人思想的枷锁如此沉重,以至于看不见更广阔的世界。
【情感波动检测。建议:专注可控因素。】系统冷冰冰地提醒。
我深吸一口气,翻开下一页笔记。是的,我能控制的就是确保自己考出无人能否认的成绩,同时给家里创造无法拒绝的经济诱惑。
第二天早自习,班主任刘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俞语嫣,校长找你。”
李校长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满了奖杯和奖状,他正在接电话:”……是的,就是俞语嫣同学……全县模拟考三次第一……”
见我进来,他匆匆挂断电话:”语嫣,市一中的招生办主任刚来电话,问你的意向。”
市一中?那可是省重点!我的心跳加速,但很快冷静下来:”校长,我家的情况……”
“我明白。”李校长推了推眼镜,”他们提供全额奖学金,包括食宿和教材费。但需要家长签字同意。”
家长签字。这四个字像一堵高墙。爷爷会同意我去市里读书吗?八十公里的距离,在老人眼里可能像另一个世界那么遥远。
“中考后再说吧。”我最终回答。
回到教室,我发现自己手心全是汗。市一中意味着更好的教育资源,更广阔的舞台,但也意味着更大的家庭阻力。我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新支线任务触发:制定家庭谈判策略。奖励:积分10点。】系统适时地提供了方向。
中考前三天,我按计划回家做最后准备。一进村口就感觉到了异样——几个婶子看见我,交头接耳后匆匆走开。
家门前的场景更让我心头一紧:大伯母李红梅和她那个粮管所的表哥站在院子里,爷爷正给他们递烟,脸上带着讨好的笑。父亲蹲在角落,闷头抽着劣质烟卷。
“语嫣回来啦?”大伯母尖声招呼,”正好,晚上开家庭会议,决定你以后的事。”
她的笑容让我胃部绞痛。我知道”以后的事”指的是什么——辍学,订婚,像村里大多数女孩一样走上既定轨道。
母亲从厨房冲出来,一把拉住我:”进屋说。”
狭小的灶间弥漫着炖菜的香气,母亲的手在发抖:”你大伯母给你说了门亲,镇上的……”
“我不嫁。”我冷静地打断她。
“妈知道,”母亲急得眼泪直打转,”但你爷爷……他压力很大。粮管所卡着咱村的化肥指标……”
原来如此。大伯母用公权报私仇,拿全村利益要挟爷爷。我早该想到这招。
“妈,咱家养鸡场现在每月赚多少?”我突然问。
“净利一百二左右……”母亲被这跳跃的问题弄懵了。
“如果扩大规模,按我写的计划,能到三百。”我拿出精心准备的计算表,”再加上鸡蛋深加工,五百不是问题。”
母亲的嘴微微张开。五百元,在1991年相当于县里科级干部的工资。
“今晚你把账本准备好,”我低声说,”我有办法。”
家庭会议在晚饭后举行,气氛凝重得像要滴出水来。除了在县里打工的姑姑俞建芳,全家人到齐,连常年不着家的大伯俞建军都正襟危坐。
爷爷清了清嗓子:”今天商量语嫣的事。建军,你先说。”
大伯搓着手:”我觉得王科长提的亲事挺好。镇供销社主任的儿子,彩礼能给八百……”
八百!这在村里是天价。几个婶子倒吸冷气,看我的眼神立刻变了。
“语嫣才十三岁。”父亲突然开口,声音不大但很清晰。
“十三不小了,”大伯母抢白,”我姑家丫头十二就订婚了。再说,读那么多书有啥用?最后不还是嫁人?”
爷爷抽着烟不说话,目光在我和大伯母之间游移。我知道他在权衡——一边是传统观念和实际利益,一边是这十年来我证明过的”不同寻常”。
“我想说几句。”我站起来,声音出乎意料地平稳。
所有人都愣住了。在这个家,小辈没有发言权,更别说女孩子。
但爷爷点了点头。
“这是我的成绩单。”我把全县模拟考第一的证明放在桌上,”校长说,以我的成绩,能保送市一中,全额奖学金。”
大伯母嗤笑一声:”市里?你当自己是文曲星下凡啊?”
我没理她,转向爷爷:”这是我的养鸡场扩建计划。按这个做,半年后每月至少赚三百元。”
爷爷的眼睛亮了一下,但很快又黯淡下去:”语嫣啊,女娃子迟早要嫁人……”
“嫁了人也能赚钱!”我打断他,这在平时是大不敬,”妈就是个例子。咱家这两年日子好过,不都靠养鸡?”
母亲适时地拿出账本。爷爷虽然不识字,但对数字异常敏感。他翻看着账本,眉头渐渐舒展。
“爹,”大伯母急了,”女孩子抛头露面做生意像什么话!再说,谁知道她这些计划靠不靠谱……”
“我靠谱。”我直视她的眼睛,”过去三年,我哪件事没做成?”
屋内一片寂静。连大伯母都一时语塞。是啊,从救村长孙子到绘画比赛,从养鸡场到学业成绩,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靠谱”。
“我看这样,”一直沉默的奶奶突然开口,”让语嫣先考。要真能中状元,就继续读。要不能……”她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
这是个折中方案,但隐含风险——万一我失手,将失去所有筹码。但此刻别无选择。
“好。”我咬牙应下,”我考状元。”
爷爷明显松了口气:”那就这么定了。”
大伯母还想说什么,被她表哥拉住了。会议在不欢而散中结束,但我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那晚,我发起了高烧。
【警告:宿主体温39.5℃,免疫系统过载。】系统的警报声在脑海中尖锐响起。
我蜷缩在炕上,浑身滚烫。母亲用湿毛巾不停擦拭我的额头,父亲连夜去请村医。恍惚中,我听见他们焦急的低语:
“这可咋办……后天就考试了……”
“都是被气的……”
【紧急医疗程序启动,消耗20积分。】系统声音变得异常坚决。
一股清凉感从脊椎扩散到全身,高温带来的混沌感逐渐消退。我沉沉睡去,梦中仿佛看见自己站在考场,试卷上的字迹全部变成了无法辨认的符号。
第二天醒来,烧退了大半,但浑身无力。母亲红着眼睛给我熬了稀粥:”语嫣,要不……”
“我去考试。”我打断她,声音嘶哑但坚定。
中考当天,天气异常闷热。父亲罕见地借了村长的自行车,亲自送我去镇上考场。路上,他笨拙地安慰我:”别紧张,考啥样都行……”
我知道这不是他的真心话。全家人都明白,这次考试不仅关乎我的未来,更是一场证明——证明女孩也能创造价值,也能光宗耀祖。
考场里,我强忍头晕,强迫自己专注于试卷。语文作文题目是《路》,我写下了自己的故事——一个农村女孩如何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这不是命题者想要的”改革开放的大路”,但我知道,这是我的真理。
三天考试结束,我像被抽空了一样瘫在床上。系统显示的【任务完成度】停在了96%,这意味着我可能犯了某些错误。
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成绩要两周后才公布,而家里气氛越发紧张。大伯母几乎每天都来,带着不同的”好消息”——今天说供销社儿子升职了,明天说彩礼加到一千……
母亲则按我的计划,开始扩建鸡舍。父亲出乎意料地支持,甚至主动帮忙搬运材料。这是他们结婚以来少有的合作场景。
成绩公布那天,全村都轰动了。
县教育局的吉普车直接开到了我家门口,局长亲自送来喜报:”俞语嫣同学,中考全县第一名!”
爷爷的手抖得几乎拿不稳那张喜报。父亲咧着嘴傻笑,而母亲躲在厨房抹眼泪。围观村民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老俞家祖坟冒青烟了!”
“丫头片子也能中状元?”
“听说市里学校都来抢人……”
我站在人群中央,没有想象中的狂喜,只有一种深沉的平静。这一刻,我不仅为自己赢得了继续求学的权利,更为青山村所有女孩打开了一扇窗——看,女孩子读书也能有出息。
【主线任务完成!奖励:”高级学习能力”,特殊道具”贵人指引”已发放。】系统提示道,【新阶段开启:高中生涯。】
当晚的家庭会议截然不同。爷爷拍板:”语嫣去市里读书!”甚至拒绝了供销社的提亲。大伯母脸色铁青地离席,而大伯则若有所思地看着我,第一次露出近似尊重的表情。
然而,真正的惊喜在第二天到来。市一中校长亲自登门,不仅承诺全免费用,还提出每月补贴五十元”天才培养基金”——这在1991年是一笔巨款。
“俞同学,”校长握着爷爷的手,”您孙女将来能上清华北大!”
爷爷的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我知道,”清华北大”这四个字,比任何道理都更能打动他。
临走前,我偷偷将一封信塞给母亲——里面是养鸡场下一步发展计划和市里的禽蛋批发商联系方式。母亲紧紧抱住我,这一次,她没有哭。
“妈等你回来。”她在我耳边轻声说。
去市里的长途汽车上,我望着窗外熟悉的田野渐渐远去,心中百感交集。十三岁的俞语嫣,即将踏上更广阔的舞台。而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贵人指引”道具激活:检测到前方有重要人际关系节点。】系统突然提示。
我抬头望去,车上后排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正惊讶地看着我手中的《高中物理竞赛教程》。他胸前的校徽闪闪发光——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全省最顶尖的高中。
男子微笑着递来一张名片:”同学,有兴趣参加我们的暑期科学营吗?”
我接过名片,知道这又是系统安排的”机遇”。但这一次,我不再惊讶,也不再畏惧。无论前方有多少挑战,我,俞语嫣,已经准备好迎接它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