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文学
一个酷酷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周一的晨光带着初夏特有的清透,透过财政局大楼宽大的玻璃窗,斜斜地洒进略显嘈杂的会议室。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纸张和一丝若有若无的紧张气息。张主任站在会议桌前,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在座的众人,宣布了一项人事变动:

“根据局里工作安排和岗位轮训计划,下个月开始,办公室的苏棠同志,将轮岗至预算科工作,主要协助陆局长处理市级重点项目的预算审核与跟进事宜。”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盖过了低低的交谈声。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出现了片刻微妙的寂静。紧接着,一阵压抑的、窸窸窣窣的议论声如同水波般扩散开来。投向苏棠的目光瞬间变得复杂而密集——有毫不掩饰的惊讶,有深藏的羡慕,有不易察觉的嫉妒,更有许多探究和审视。

预算科!

这三个字在财政局内部有着沉甸甸的分量。它是全局的核心枢纽,掌管着巨额资金的流向,直接关系到全市重大项目的落地与民生福祉的保障。这里的岗位向来是经验丰富、业务精熟的老员工的“自留地”,新人想要踏入,不仅需要过硬的业务能力,更需要深厚的资历和人脉背书。苏棠,一个入职尚不满一年的新人,即使有审计检查中的亮眼表现,这样的调动也太过破格,太过……引人遐想。明眼人心中都雪亮,这背后是谁的手笔。

苏棠坐在靠后的位置,捏着中性笔的手指微微收紧,骨节泛出些许白色。她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些目光的重量,像无数根细小的针,扎在皮肤上。她下意识地抬起头,望向会议桌主位上那个男人。

陆则正微微低头,专注地翻阅着面前的一份文件。金色的晨光勾勒出他棱角分明的侧脸轮廓,显得格外沉静、威严,仿佛刚才宣布的只是一项再寻常不过的工作安排,与他毫无关系。然而,苏棠的目光何其敏锐。她清晰地捕捉到,他握着那支熟悉钢笔的手指,指关节似乎比平时绷得更紧了些,透露出一种无声的、不容置疑的决心。

散会后,办公室的空气里依旧漂浮着无形的暗流。苏棠刚回到自己的座位,隔壁工位的李姐就端着水杯凑了过来,脸上挂着促狭的笑意,压低了声音:“哟,小苏,行啊!这火箭速度!姐姐我干了这么多年还在办公室打转,你这转眼就进了陆局的‘核心根据地’了?”她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苏棠,挤眉弄眼,“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提携提携我们这些‘老姐妹’,‘太子妃’娘娘?”

“李姐!”苏棠的脸颊瞬间涨得通红,像熟透的番茄,她慌忙摆手,声音带着窘迫,“您别开玩笑了!什么太子妃……陆局……陆局只是觉得我之前整理档案时,对项目流程和资金节点梳理得比较清晰,预算科那边正好需要人手跟进重点项目,才让我过去帮忙学习的!真的!”

“嗐,谁不知道预算科是陆局亲自抓的‘自留地’?”李姐撇撇嘴,一副“你少蒙我”的表情,“没有他点头,你能进得去?不过话说回来,小苏你也是真争气,审计那关过得漂亮。这次去预算科,好好干,别辜负了这份‘信任’就行。”她特意加重了“信任”二字,眼神里的揶揄更浓了。

苏棠被她说得心乱如麻,勉强笑了笑,没再接话。她知道陆则是真心想给她一个更好的平台,一个更能施展才华、更快成长的空间。可这份“特殊照顾”,在复杂敏感的体制内环境里,就像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足以将她卷入漩涡的中心。那些尚未完全平息的流言,那些暗处的目光……她真的准备好了吗?

午休时分,办公室渐渐安静下来。苏棠心中的忐忑和疑虑却如同藤蔓般缠绕,越收越紧。她犹豫再三,还是起身,走向了走廊尽头的局长办公室。轻轻敲门。

“进。”

陆则正伏案审阅着一份厚厚的预算报表,听到声音抬起头。看到是她,他放下手中的笔,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坐。轮岗的事,张主任跟你谈过了?”

“嗯,谈过了。”苏棠依言坐下,双手放在膝上,指尖无意识地绞在一起。她抬起眼,看着陆则沉静的眼眸,咬了咬下唇,终于鼓起勇气问出了心底的担忧:“陆则……是不是太快了?我……我怕……” 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怕别人说闲话,怕……我做得不够好,反而让你难做。”

陆则没有立刻回答。他身体微微后靠,目光沉静地落在她写满不安的脸上,仿佛在仔细阅读她内心的波澜。片刻后,他站起身,绕过宽大的办公桌,走到她面前,微微弯下腰,让自己的视线与她平齐。

“怕别人说闲话?”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清晰地传入苏棠耳中,“苏棠,体制内的路,从来不是靠别人的眼光和议论铺就的。预算科的工作,专业性强,压力大,但也是最能锻炼人、最能快速提升业务能力的核心岗位。你的细致、你的责任心、你对项目流程的敏锐度,在整理档案和配合审计时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你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为什么要因为那些无谓的流言蜚语就退缩?就否定自己?”

他的目光锐利而坦诚,像温暖的阳光,试图驱散她心头的阴霾:“我不想藏着掖着,棠棠。”他第一次在办公室里如此亲昵地唤她的小名,声音低沉而郑重,“我想让所有人都看到,我欣赏你,信任你,愿意给你机会,不仅仅是因为……”他停顿了一下,眼神里掠过一丝温柔,“私人感情,更因为,你本身就具备这样的价值,这样的能力!你值得这个平台!”

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跳跃着落在他深邃的眼眸里,投下细碎而明亮的光斑,让他此刻的神情显得无比真诚而坚定。苏棠怔怔地看着他,看着他眼中那份毫无保留的信任和鼓励,心底那股因外界压力而升起的怯懦和不安,如同被阳光照射的薄雾,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一股强大的暖流和勇气从心底升腾而起。

是啊!她凭什么退缩?

她凭着自己的努力,在枯燥的档案堆里梳理出清晰的脉络;她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审计厅的检查中证明了自己的细致和可靠;她对工作的热忱和责任心,每一分都出自本心,经得起任何审视!她为什么要活在别人的议论里?她就是要证明,她苏棠,配得上陆则的信任,更配得上预算科这个岗位!

一股从未有过的坚定力量充盈了四肢百骸。苏棠挺直了脊背,清澈的眼眸迎上陆则的目光,里面闪烁着破釜沉舟般的决心和自信的光芒:“我去!”她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有力,“陆则,我去预算科。我会用实力证明给所有人看,我苏棠,配得上这个岗位!”

看着她眼中重新燃起的火焰,看着她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倔强,陆则深邃的眼眸里终于漾开了欣慰的笑意。他伸出手,极其自然地、带着一种亲昵的宠溺,揉了揉她柔软的发顶:“这才是我认识的苏棠。”

正式踏入预算科的第一天,苏棠就真切地感受到了“核心科室”的分量。她的办公桌被安排在一个靠窗的位置,视野不错,但桌面上几乎瞬间就被堆积如山的项目资料所淹没。从宏大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预算,到关系民生的教育医疗补贴方案,每一份文件都沉甸甸的,承载着巨额的资金流和沉甸甸的责任,容不得半分疏忽。科里的几位老员工,表面上对她这个“空降兵”还算客气,但眼神里那份不动声色的审视和隐隐的隔阂,如同无形的壁垒,清晰可感。那是一种来自“专业领地”的天然排斥,是等着看她这个“关系户”笑话的静默观望。

“小苏啊,这份是交通局刚报上来的公交线路优化项目预算申报,金额不小,涉及的子项目也多。”副科长王姐将一份厚达几十页的文件放在苏棠桌上,语气平淡得像在布置一项最寻常的任务,没有任何多余的提示或指导,“陆局下午要看初步意见,你抓紧时间核对一下数据和流程,找出问题点标注出来。”

苏棠接过文件,入手沉甸甸的。她翻开第一页,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复杂的项目分类就扑面而来。公交线路优化,涉及车辆购置、场站建设、智能系统更新、人员补贴……光是附件里的各种图纸、合同范本、市场询价单就有厚厚一沓。压力如同实质般压上肩头。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脑海中瞬间闪过在旧档案室整理那些泛黄卷宗时的情景。她迅速将庞大的资料按项目类别拆解分类:基础设施投入、设备购置、运营成本、技术升级……然后,拿起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按照陆则曾经指导过的思路,一项一项核对每一笔款项的审批流程是否完备,预算依据是否充分,数据逻辑是否自洽。遇到模糊不清的表述或数据矛盾的地方,她没有贸然下结论,而是立刻翻出相关的政策法规文件、过往同类项目的档案记录,甚至打电话给相关科室的老同事请教细节。

时间在高度紧张的核对中飞速流逝。午饭也只是匆匆扒了几口。下午两点四十五分,距离陆则要求的“下午看”只剩十五分钟,苏棠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笔。她将核对后的文件整理好,在首页附上了一张清晰的问题清单。她用红色笔标出了三项核心问题:

1. **逻辑漏洞:** 智能调度系统预算金额与设备清单型号的市场均价存在明显不符(偏高约15%)。

2. **政策依据错误:** 新增公交站点补贴申请引用了已废止的旧文件条款。

3. **重复申报嫌疑:** 附件规划图纸中标注的站点数量(28个)比申报文本中列出的站点(31个)少了3个,疑似将去年已申报获批、但实际已纳入拆迁计划的三个临时站点再次列入。

她拿着这份凝聚了她半天心血的“成果”,走向局长办公室,心脏因为紧张和期待而微微加速。

陆则正在接一个电话,神情严肃。看到她进来,他眼神示意她稍等。苏棠安静地站在一旁,看到他结束通话后,立刻将文件和问题清单递了过去。

陆则接过,目光迅速扫过首页的总结。当他看到那用不同颜色清晰标注、条理分明的三项疑点,尤其是看到苏棠在“重复申报嫌疑”后面,还用小字备注了“参照2017年城东区公交枢纽项目档案(编号FZ-YB-2017-021),存在类似重复申报案例,最终核减资金XXX万元”时,深邃的眼眸里瞬间掠过一丝毫不掩饰的赞许。

“这些……都是你自己核对发现的?”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和满意。

“是的,陆局。”苏棠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后的微哑,但条理清晰,“特别是站点数量不符的问题,我核对了交通局提供的附件图纸和申报文本,发现不一致。然后我又查了自然资源局上月公示的最新城市交通规划详图(附件已打印),确认那三个站点确实在去年就列入了旧城改造拆迁范围,明年就要拆除。现在申报相关建设和补贴资金,属于明显的资源浪费。”她指着问题清单上的第三点,补充道。

陆则修长的手指划过她标注的地方,指尖停留在那行关于2017年案例的备注上,嘴角终于抑制不住地向上弯起一个明显的弧度,声音里带着真切的笑意:“做得非常不错!条理清晰,依据充分,还有历史案例支撑。很好!”他放下文件,目光灼灼地看着她,“下午三点半,有个与交通局的预算协调会,你跟我一起去。在会上,由你来向交通局的同志解释清楚这三个问题。”

“我?!”苏棠瞬间懵了,以为自己听错了,“在会上……直接说?面对交通局的领导?”她只是一个刚轮岗过来的新人!

“对,就是你。”陆则的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预算科需要的是能独立发现问题、清晰表达观点、并能与项目单位有效沟通的专业人员。这不仅是你的工作,更是你证明自己、赢得尊重的机会。我相信你能做好。”他的目光充满了鼓励和信任。

下午三点半,小会议室里气氛凝重。交通局负责此项目的赵科长和几位骨干坐在对面,看到陆则身边坐着的、明显是新面孔的苏棠时,眼中都闪过一丝轻视和不以为然。

果然,当苏棠代表财政局预算科,条理清晰地陈述那三个核心问题时,赵科长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尤其是听到关于重复申报三个站点的质疑时,他眉头紧锁,语气带着明显的不悦和质疑:“苏同志是吧?你这个判断是不是太武断了?这三个站点虽然规划要拆,但拆迁还没启动,群众出行需求还在,怎么就不能申报了?你们预算科的新同志,是不是对基层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深入啊?不能光看图纸和文件啊!”

其他几位交通局的干部也纷纷附和,会议室里的气氛一时有些紧张。

面对对方隐隐的“新人不懂业务”的质疑,苏棠的心跳如擂鼓,手心微微出汗,但她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她没有争辩,而是从容地拿起早已准备好的几份文件复印件,清晰地展示在会议桌上。

“赵科长,各位领导,”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经过充分准备的笃定,“首先,关于智能调度系统预算偏高的问题,这是我们依据交通局提供的设备清单(附件三,第15页),对照了工信部最新发布的《智能交通设备市场指导价目表》以及三家主流供应商的公开报价(附件四),得出的结论。清单中列明的核心控制器型号XZ-8000,市场均价在8.5万-9.2万之间,而预算中申报单价为10.5万,总计超出合理范围约45万元。这是市场询价依据,请过目。”

赵科长接过报价单,脸色微微一变。

苏棠继续道:“其次,关于新增站点补贴引用的政策依据错误。交通局申报依据是市府办发〔2018〕32号文《关于城市公交站点建设补贴的暂行规定》。但这份文件已在去年年底,由新发布的〔2023〕15号文《XX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补贴管理办法》明确废止。新办法中,对于新建站点的补贴标准、申请条件和审核流程都做了调整(附件五)。因此,本次申报依据旧文件,属于政策引用错误,需要按新规重新核算。”

她将新旧两份文件的复印件推到对方面前,关键条款用荧光笔标注得清清楚楚。

赵科长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拿起文件仔细对比。

“最后,关于三个站点的重复申报问题。”苏棠的语气更加沉稳,“第一,申报文本中明确列出31个站点(附件一,项目清单),但贵局随附的、由贵局盖章确认的最新站点布局规划图纸(附件二),清晰标注的站点数量是28个。文本与图纸自相矛盾。”

“第二,”她拿起另一份文件,“这是上个月由市自然资源局官网公示、具有法律效力的《XX市中心城区交通设施专项规划(2023-2035)》(附件六)。规划图中明确标注,位于老城区的‘东风路口’、‘纺织厂旧址’、‘向阳里’三个公交站点,已纳入旧城改造第三期拆迁范围,计划于明年6月前完成拆迁。这意味着,为这三个站点投入新建或改造资金,将在短期内因拆迁而完全浪费。”

“第三,”苏棠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辩驳的冷静,“我们调阅了2017年城东区公交枢纽项目的档案(附件七,档案编号FZ-YB-2017-021)。当年该项目也出现了将即将废弃的货运站场地纳入新枢纽站点申报的情况,最终被核减资金120万元。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她将一份份证据在桌面上排开,如同摆开一座坚固的堡垒:“综上所述,根据《XX市市级财政预算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一条,以及《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三章第七条明确规定,项目申报必须提供完整、准确、一致的支撑材料,预算编制必须符合实际需求并杜绝浪费。因此,这三个问题点,恳请交通局重新核实并提供充分依据。”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交通局的几位干部面面相觑,赵科长拿着苏棠提供的那些标注清晰、证据链完整的文件复印件,脸色一阵红一阵白,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苏棠引用的法规条文精准,市场数据详实,历史案例有力,甚至连自然资源局的公示文件都找来了,逻辑严密得滴水不漏。他们事先准备好的反驳说辞,在这铁一般的证据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陆则坐在主位上,全程没有插话。他安静地看着苏棠,看着她从最初的紧张到渐入佳境,再到此刻的从容不迫、条理分明、据理力争。她站在会议桌前,身形依旧纤细,但脊背挺得笔直,眼神清澈而坚定,身上散发出一种专业、自信的光芒。她不再是那个需要他挡在身后的小姑娘,她已经成长为一株能够直面风雨、展露锋芒的青竹。他深邃的眼眸深处,那抹赞许的笑意终于不再掩饰,如同冰雪消融后的暖阳,清晰地荡漾开来——他的小姑娘,真的长大了,可以独当一面了。

协调会在一种略带尴尬的气氛中结束。交通局的人匆匆离去,承诺回去核实材料重新申报。

散会后,苏棠抱着笔记本和文件回到预算科。刚坐下,副科长王姐端着水杯从她旁边走过,脚步顿了顿。这位向来以严格、挑剔著称的老预算,目光在苏棠脸上停留了几秒,破天荒地主动开了口,语气虽然依旧平淡,却少了几分疏离,多了几分认可:

“小苏,下午的会……表现不错。”她顿了顿,补充了一句,“挺专业的,准备得很充分。”

这句来自科内资深前辈的肯定,分量十足。苏棠抬起头,露出一个真诚而谦逊的笑容:“谢谢王姐!还有很多要学的地方,都是参照以前科里处理过的案例摸索着来的。”

傍晚时分,办公室里的人渐渐少了。夕阳的余晖将金色的光芒慷慨地泼洒进来,给桌椅、文件柜都镀上了一层温暖而宁静的暖金。苏棠还在电脑前整理着下午协调会的纪要,键盘敲击声清脆而规律。

一杯温热的牛奶被轻轻放在她的手边。

苏棠抬头,看到陆则不知何时走了进来,手里也端着一杯。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别弄太晚,明天再弄也来得及。”他在她旁边的空椅子上坐下,侧身看着她被夕阳柔光笼罩的侧脸,声音温和。

“快好了,就差收尾了。”苏棠停下敲击,端起牛奶杯,温热的触感透过杯壁传来。她看着陆则近在咫尺的、卸下威严后显得格外柔和的脸庞,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暖意,“陆则,今天……谢谢你。”

“谢我什么?”他微微挑眉,目光落在她清澈的眼眸里。

“谢谢你相信我,”苏棠的声音很轻,像羽毛拂过心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和甜蜜,“把这么重要的沟通交给我。也谢谢你……一直都在,给我站在你身边、证明自己的勇气。”她指的是他在会议全程无声却坚定的支持。

陆则的眸光瞬间变得无比柔软。他伸出手,宽大的手掌覆盖住她放在桌面上的手,指尖带着薄茧,温暖而有力。他的拇指轻轻摩挲着她纤细的无名指指节,动作自然而亲昵。

“下周是我妈生日,”他看着她,眼神温柔得能溺死人,“她特意交代,让我带你回家吃饭。”

“啊?”苏棠的心跳骤然漏跳了一拍,脸颊瞬间飞起红霞,“去、去家里?王阿姨她……她知道我们……” 这进展也太快了!

“嗯,我跟她说了。”陆则的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眼底带着笑意,“她听了,一点没惊讶,反而笑着说……”他模仿着母亲的语气,“‘我早就觉得小棠这姑娘不错,踏实,心细,眼里有活儿!你小子总算开窍了,知道把人抓紧点了!’”

原来……王阿姨早就知道了?而且还这么看好她?

一股巨大的、混杂着羞涩、惊喜和温暖的洪流瞬间席卷了苏棠。她低下头,看着两人在桌面上交握的手,看着他那带着薄茧的指腹轻轻摩挲着自己的无名指,仿佛带着某种郑重的承诺。嘴角怎么也抑制不住地向上弯起,心里像是灌满了蜜糖,甜得发慌。原来那些藏在厚重文件堆里的默默关心,那些雨夜中无声倾斜的伞面,那些日复一日看似平淡的守护,早已被细心的长辈看在眼里,悄悄生根发芽,终于在这个初夏的傍晚,开出了阳光下的第一朵坦诚之花。

离开办公室时,陆则没有像往常那样刻意保持距离,送她到楼下就止步。这一次,他极其自然地接过她手里装着电脑和文件的背包,拎在自己手上,然后,在走出财政局大楼正门,步入夕阳笼罩的街道时,极其自然地伸出手,握住了她的手。

十指相扣。

这个动作,在人来人往的机关大院门口,在偶尔路过的同事惊讶或探究的目光中,显得如此清晰而坦然。

“别人……会不会……”苏棠的心跳加速,脸颊微红,小声地、带着点忐忑地问。她能感觉到那些目光的聚焦。

“说就说呗。”陆则握紧了她的手,力道坚定而温暖,仿佛要将所有的力量传递给她。他抬起头,望向被夕阳染成金红色的辽阔天空,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历经世事后的豁达和不容置疑的坚定:“我陆则喜欢的人,光明正大,坦坦荡荡,没必要藏着掖着。”

晚风带着初夏傍晚特有的暖意,温柔地拂过面颊,吹起苏棠额前的碎发。她侧过头,看着身边这个在夕阳余晖中更显沉稳挺拔的男人,看着他深邃眼眸中那份毫无保留的坦诚和守护,心中最后一丝因外界目光而产生的阴霾也彻底消散了。那些曾经让她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流言蜚语,那些担忧过的阻碍和质疑,在彼此紧握的双手和坚定的眼神面前,都化作了阳光下微不足道的尘埃,被风吹散,了无痕迹。

身后,预算科的灯光或许还亮着几盏,映照着那些尚未处理完的文件。档案室里,那些泛黄的旧卷宗依旧安静地躺在柜子里,无声地见证着一个女孩从懵懂青涩到自信从容的蜕变,也见证着一段在严谨刻板的财政大楼里悄然萌芽、历经风雨、最终在阳光下勇敢绽放的感情。

这绽放,无需惊天动地,却带着穿透岁月尘埃的力量,耀眼而坚定。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